乡村研究数据库 >
应对教师伦理困境的具体策略
应对教师伦理困境的具体策略
报告字数:20145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正如多戈夫等人所说,“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伦理困境而言都可能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法,而最佳的解决方法至少部分是与文化和具体的背景相关”。采用何种方式需要教师根据具体背景来判断,最终选择符合专业伦理的价值与要求。因而,教师更充分地认识和掌握应对专业伦理困境的策略可以为教师进行伦理决策和判断提供一些基本性的支持。本研究以荷兰学者科瑟根提出的“洋葱圈模式”(见图6-1)为依据,提出几个层次或维度的应对策略。“洋葱圈模式”显示出了专业教师发展与变化的六个层次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使命(mission)、自我认同(identity)、信念(beliefs)、能力(competencies)、行为(behaviour)与环境(environment)。科瑟根指出,使命与自我认同对教师工作影响最大,处于洋葱圈的最核心的位置。与传统的能力模式和表现模式不同,“洋葱圈模式”强调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教师专业身份和使命,强调教师作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自我建构和同一性。迪尔茨(Dilts)将“使命”这一水平称为“精神性水平”,这个水平与人生问题高度相关。从这个层面思考的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他看来教师“意味着什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这个层次是人们内心最深处的问题,决定着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层次又被看作一种超个人的层次或超个人态度的层次,是决定其他层次的内核。以教师使命为内核的教师身份与信念等精神层次因素决定着教师的能力与外在行为。他们不仅是能力与行为的内隐性控制因素,还是教师理解环境和关系的信息筛选器,决定着教师能感知到哪些信息与关系。因而,仅有能力与行为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使命、身份与信念是隐藏在教师能力与行为之下的控制性因素。当然,尽管教师的使命与身份等精神性发展非常重要,但其他层面的因素也不可或缺。“洋葱圈模式”的每一个圈(层次)都可以被视为相对独立的视角,每一个视角下的内容或要素都是不可替代的,失去任何一个维度的支持,教师的发展都不可能实现。以“洋葱圈模式”来看教师伦理困境的解困策略,意味着每一个层次代表着一种摆脱伦理困境的策略,有不同的假设,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相对多样的论述方式。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伦理抉择策略
- (一)价值排序及其方法
- (二)伦理抉择的实施
- 二 实践对话策略
- (一)话语伦理与对话环境
- (二)实践对话策略的实施
- 三 自我更新策略
- (一)自我与自我更新
- (二)自我更新策略的实施
- 四 复杂思维策略
- (一)复杂思维与态度
- (二)承认并超越伦理困境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