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金融科技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效应
金融科技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效应
报告字数:26773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借助技术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解决中国环境挑战的现实需求和促进中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评估金融科技发展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联,本章通过关键词百度检索方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并测度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结合权威的雾霾污染数据,构建中国287个地级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雾霾污染的治理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金融科技发展显著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这表明,数字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具有独特的环境治理价值。运用滞后一期回归、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得到一致的估计结果。这一结果在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控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促进金融创新等渠道抑制雾霾污染。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降低雾霾污染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雾霾污染程度较低的城市表现尤为突出。基于此,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积极尝试推动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结合的金融监管和行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环境治理价值,持续推进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主要理论解释
- 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二 金融发展理论
- 三 绿色金融理论
- 四 普惠金融理论
- 第三节 数据、变量与模型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变量选取
- 三 描述性分析
- 四 模型设定
- 第四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一 基准回归结果
- 二 内生性处理
-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 一 稳健性检验
- 二 异质性分析
- 三 作用机制检验
-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