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作者:叶继元

所属图书:学术“全评价”体系论

图书作者:叶继元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报告字数:17802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学术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学术成果、研究人员、学术机构、学术媒体展开的价值判断活动,以衡量学术活动及其相关事项的有无、多少、作用和价值。狭义的学术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要求,依据一定标准,达到一定目的有组织的行为;而广义的学术评价还包含个人的评价,诸如学术批评等。体系与系统在很多情况下是同义词,在英文中均为“system”,是指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统一有机整体。但在某些语境下,尤其在体系与系统对举时则有些许差别:体系中的各要素可以有或强或弱的逻辑关系,而系统则更强调逻辑性;体系通常可以包含系统,而系统一般不包含体系。比如,国家信息化体系是由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六大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每一要素又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理,学术评价体系是指与学术评价有关方面或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体系”内部,这些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个要素均由不同的部分构成;在“体系”外部,整个体系又处在一个更大的体系中。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3.1 学术“全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1.1 合理性原则
  •         3.1.2 实践性原则
  •         3.1.3 创新性原则
  •         3.1.4 逻辑性原则
  •         3.1.5 解释性原则
  •         3.1.6 应用性原则
  • 3.2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六大要素
  •         3.2.1 评价主体
  •         3.2.2 评价客体
  •         3.2.3 评价目的
  •         3.2.4 评价方法
  •         3.2.5 评价标准及指标
  •         3.2.6 评价制度
  • 3.3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三个维度
  • 3.4 学术“全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的逻辑关系
  • 3.5 学术“全评价”体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