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河洛地区家谱中的家训家规
河洛地区家谱中的家训家规
报告字数:9041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回望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一直都有家训文化的传承,每个家族的家训家规皆是祖辈将自己一生的精神财富和为人处世的经验凝于笔端的结晶,其中蕴含了对子孙的殷殷教导和慈爱之心。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劝诫人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诗人潘岳在洛阳写的《家风诗》;家训是一个家庭对子孙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或口耳相传,或单独书写,或附于宗谱,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氏家训·序致》)。成文可查的中国早期家训是清华简中的周文王《保训》和洛阳周公的《诫伯禽书》,自此绵延数千年,精深宏富。家训、家风、家教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无言之教谓之风,有言之教谓之训”,家教通过家训、家风实现,家训是家教、家风的凝练,清正家风是家训与家教的目的。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河洛地区家训家规辑要
- 一 郑州市金水区杨氏家训家规
- 二 郑州地区邵氏家训家规
- 三 巩义市康氏家训家规
- 四 新郑市范氏家训家规
- 五 洛阳嵩县程氏家训家规
- 六 洛阳新安吕氏家训家规
- 七 洛阳孟津郭氏家训家规
- 八 济源河东裴氏家训家规
- 第二节 河洛地区传统家训家规的时代价值
- 一 尊祖敬宗,讲究孝悌,克己利人
- 二 家国一体,忠孝一道,忧国忧民
- 三 继承耕读家风,重本而不抑末
- 四 推崇中庸,修外齐内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