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海滨邹鲁 文献名邦——福建省长乐市
海滨邹鲁 文献名邦——福建省长乐市

作者:刘福刚 孟宪江 《中国县域经济年鉴》编辑部

##刘福刚 孟宪江 《中国县域经济年鉴》编辑部

所属图书: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8)

图书作者:刘福刚 孟宪江 《中国县域经济年鉴》编辑部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报告字数:3075字 报告页数:3页
摘要:长乐别称“吴航”,简称“航”。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千年古邑,建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享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至今已有1385年历史。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长乐是其庞大舟师的驻泊和开洋地。1994年2月18日撤县设市。地处闽江三角洲,距省会福州30公里,东濒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临闽江,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江相连;南与福清市毗邻,具有近城、枕江、面海、临台等特点。全市土地总面积723.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县(市)和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现辖4个街道、12个镇、2个乡,共259个村居,总人口约68万人,是福建省著名侨乡。长乐历史上名人辈出,近现代有文学家冰心、学者作家郑振铎等。长乐资源丰富,植被种类多样,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铁、锰、钨、钼、花岗石、石英砂等20多种,是福建省重点渔业市、福州市农副产品重要生产基地,青山龙眼为历朝贡品,漳港海蚌为稀世珍品。交通发达,长乐境内拥有福州国际机场、松下港深水港区和马尾港洋屿作业区两大港口等“空、海、江港”优势。基础设施优良,华能福州电厂位于境内,拥有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13座。长乐临江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金刚腿、洞天岩、下沙海滨等自然景观奇秀绝伦,龙泉寺、郑和史迹陈列馆、芦际潭森林公园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工业经济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
  • 二、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 三、第三产业和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
  •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 五、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