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结语
摘要: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宋元时期,“我国社会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民族政权并存,民族战争相对较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陈艺宁,2016:93)。“对峙”与“融合”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前者体现在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元世祖忽必烈政权的对立上;后者体现在汉族、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融合上。这种既对立又融合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南北语言的差异和建立在差异基础之上的语言融合。本课题重点讨论了南北官话语言的用词差异以及中原官话的南北归属,同时也考察了南北词语移动的接触和交融,总结了南北语言接触的类型。所得结论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中原官话与南方官话的趋同性及其自身的独立性
- 二 南北词语差异明显
- 三 北方话领变化风气之先
- 四 凌驾于南北官话方言之上是否存在通语的推测
71759689 - 五 历史方言词界定的综合分析及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的借鉴
- 六 亟待“均质性”语料库和历史方言文献集大成著作的问世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