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教堂作书斋:晚清潮汕长老会堂会小学体系的建立(1860~1900)
教堂作书斋:晚清潮汕长老会堂会小学体系的建立(1860~1900)

作者:李柏乐

李柏乐##林伦伦 陈景熙

所属图书:汕头开埠与华侨文化研究

图书作者:林伦伦 陈景熙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报告字数:12607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随着1860年与列强签订的《天津条约》的生效,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和开办教育事业等行为被合法化,潮州府属的汕头亦依条约开埠。在条约赋权和开埠后贸易增长的双重刺激下,潮汕地区的英美教会在此后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其中尤以教育事业为瞩目。英国长老会1850年代末进入潮州府各属县开始传教之时,便将教育作为主要传教手段之一,利用乡村堂会(教堂或礼拜所)的空间遍开小学,在传播新学及教义的同时,亦为囿于土地的信徒提供了跨出村野、通往城市的新途。教会教育的影响还在此后扩展至教外,当科举废而学堂兴,教会学校便为潮汕地区的新式学堂提供了先行经验。在对近代中国教会教育的研究中,教会教育的本土化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长老会通过教育网络的延伸,在吸引乡村信众的同时又培养起驻村的本土教牧,使差会得以身处口岸而扎根乡村,不啻为教育本土化的典例之一。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乡村堂会小学的创办71771034
  • 二 长老大会与小学教育的组织化
  • 三 纵向教育体系的建立
  •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