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解释与可理解性——论保罗·利科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
解释与可理解性——论保罗·利科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

作者:钟汉川

钟汉川##孙麾 陈开举

所属图书:中国阐释学的兴起

图书作者:孙麾 陈开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报告字数:12101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在现代欧陆哲学之中,现象学向诠释学的转变是令人瞩目的思想事件。作为胡塞尔现象学著作的研究者和译介者,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其思想本身就标识了这一重要转变。本文拟通过利科对胡塞尔的批判来切入这一转变过程,以揭示现象学运动的这一思想发展:胡塞尔所构想的意识的可理解性(意义)何以在利科那里转变成了文本-生成的解释过程。具体而言,它旨在澄清,在意向性哲学的框架内意识的自主性向文本自主性转变的起始、分异以及基本成就;结语部分则是对这一过程的评论。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意识与可理解性
  • 二 解释作为理解的中介
  • 三 间距化:文本意义的构成
  • 四 占有:自我的构成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