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记忆、空间与诠释:乡村振兴背景下潮汕传统建筑的价值开发
记忆、空间与诠释:乡村振兴背景下潮汕传统建筑的价值开发
报告字数:11724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潮汕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运动和经济社会建设,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震撼人心的历史事迹,书院、祠堂、会馆、善堂等传统建筑的功能被重新诠释,并因其特殊的功能持续出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对此已有专门的收集整理。但是,综合论述可作为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潮汕传统建筑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成果仍相对较少。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关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强调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提出“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和“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等建议,立足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研究潮汕传统建筑承载的社会文化价值,对深入了解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掘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多维功能、面向高校学子和潮汕民众开展“四史教育”、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潮汕传统建筑在近现代的功能转化
- 二 潮汕传统建筑的修缮保护与文化再诠释
- 三 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文化承载力
- 小结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