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理想与实际:晋察冀边区的基层干部待遇问题
理想与实际:晋察冀边区的基层干部待遇问题

作者:岳谦厚

##岳谦厚

所属图书:边区的革命(1937~1949)

图书作者:岳谦厚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报告字数:28561字 报告页数:43页
摘要:抗日根据地是中共政权建设的实验场,其产生的应时性效应及对此后建立全国政权的影响已超出战争本身。而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则是核心,因为“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健康的肌体和发展的活力,关键要素是这个政权内部的干部队伍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要达成自己的政权建设目标需要建立一个忠诚且有效的干部支持体系”。基层干部队伍是这一体系建构的基础,它直接面对基层社会与普通民众,承担着疏通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管道功能并须应对大量复杂而琐碎的具体事务。他们的工作待遇既须满足本身基本的生存需求,又须与根据地战争环境、生产力水平、财政收支状况和人民负担能力相适应,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民众的抗战积极性。因此,对抗日根据地时期基层干部待遇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根据地经济状况及干部队伍建设的复杂性。这里所述的基层干部系指在抗日根据地县、区、村级政权中担任一定职务或行政任务并通过不同方式获取酬劳的群体。由于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共在全面抗战后开创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亦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故拟以之为例具体考察县级以下干部工作待遇情形,以揭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多重面相。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基层干部待遇
  •         (一)县区干部待遇
  •         (二)村干部待遇
  • 二 与基层干部待遇相关的廉政建设问题
  •         (一)待遇问题与廉政建设
  •         (二)待遇问题与民众负担
  • 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