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邓鑫、漆雁斌等:探索山丘区耕地抛荒之长效治理策略

专家观点

邓鑫、漆雁斌等:探索山丘区耕地抛荒之长效治理策略

来源: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袁理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2日

山丘区不仅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国土空间,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空间。山丘区农户的耕地资源利用行为对保护山丘区生态环境与发挥好山丘区粮食稳定器作用至关重要。
  小编摘出《“藏粮于地”背景下山丘区耕地抛荒的长效治理策略》中探索山丘区耕地抛荒之长效治理策略的内容,与您共飨。

 

一、重视山丘区农村耕地在国土空间上的特殊地位,系统推进治荒减荒工作
  山丘区农村耕地是保护好群众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的物质基础之一,也是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中的有机构成。有效利用山丘区农村耕地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前提之一。应当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推动山丘区农村治荒减荒工作。
  首先,社会各界需要重新认识山丘区农村耕地在国土空间上的特殊地位,不能因为山丘区农业经营困难就放任山丘区农村耕地抛荒。
  其次,应当分区分类推进山丘区耕地抛荒治理工作。
  最后,建立起全国性耕地抛荒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对山丘区耕地利用实施重点关注。

 

二、提升山丘区农户防灾减灾的能力,以减少因自然因素导致的耕地抛荒
  1. 从宏观层面增强山丘区农户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要推动国家层面山丘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体系的建构与落地,增强各级主体对山丘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的认识。
  其次,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培训教育的地位,谋求各方协同,形成政府主抓、学校主建、农户主学的三维培训体系。
  最后,积极融入世界防灾减灾框架,吸收滑坡灾害等山丘区频发灾害管理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山丘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体系。
  2. 要从微观层面加强山丘区农户日常避灾准备训练。
  一是在各类农民培训计划、村干部轮训工程中增设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课程,推动消防部门、气象部门、相关高校等多主体进村下户开展宣传教育;
  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村广播搭建信息平台,构建起“县—乡—村—户”四级灾害预警体系;
  三是建立起日常避灾准备训练机制,在村组划定避灾区域,储备应急物资,定期开展以滑坡灾害等特定山丘区地质灾害为发生背景的避灾演练,提高山丘区农户避灾能力。

 

三、依托农民工返乡创业恢复乡村活力,盘活农地资源
  1. 加大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一是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获取资金的途径。
  二是加快建立农业领域人才的评定机制。
  三是着力构建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与评价体系。
  四是加快建立农业从业人员人事档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农民真正成为一门职业。
  2. 加快山丘区农村土地市场建设,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改革红利释放。
  一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为契机,兴修山丘区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摊薄个体农业经营者在生产中面临的由于自然环境制约带来的生产成本;
  二是强化村集体的农地所有者角色,在有条件的地方村集体可以统一租回农户手里的土地再转租给需要经营农业的主体,以降低农业经营者租地成本和违约风险;
  三是赋予村集体选择农地经营方的权利, 政府不应变相设立门槛限制非本地人员从事农业生产。

 

(本文摘编自邓鑫、漆雁斌等,《藏粮于地:山丘区耕地抛荒治理策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邓鑫,管理学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绿色发展与区域振兴、耕地生态修复及农户响应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漆雁斌,经济学博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