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总报告课题组|2025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专家观点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总报告课题组|2025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来源: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总报告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9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改革将加快推进,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农业科技与装备支撑进一步强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不断优化,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快健全。预计2025年粮食生产保持稳产丰收,畜牧业发展企稳向好,重要农产品与食品价格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农产品进口结构持续优化,涉农产业进入提质增效的动能转换阶段,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继续提高

预计2025年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为7亿吨左右。2025年,各地将重点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主产区奖补激励、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等新增政策,同时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粮食增产的核心方向在于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械化栽插,优化玉米种植密度,并强化小麦冬春田间管理。针对2025年夏粮生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提前释放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的政策信号,农业农村部同步制定并发布了播种技术指导意见,并开展“双晚”技术培训,重点落实病虫害防控措施,提高单产水平。2025年以来,冬小麦苗情长势总体正常,种子和化肥供应充足,春耕春播进展顺利,为2025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2025年畜牧业保持稳定向好发展,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2025年,国家将深入推进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以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健康需求。农业农村部也将“菜篮子”产品的稳产保供作为2025年“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积极稳生产、促销售、保供应。

 

(二)农产品贸易稳中有进,出口承压但进口结构持续优化

预计2025年农产品进出口面临挑战。2024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速低于21世纪前20年的平均水平,主要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美联储、欧央行均下调了2025年各自的经济增长预期,全球需求低迷的态势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同时,特朗普2.0阶段的贸易政策进一步加重贸易市场悲观预期,不利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扩大,尤其是,大豆、玉米等品类可能面临更严格的贸易限制。但相比2018~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中国已通过进口多元化战略降低了对美国的依赖,因此,整体影响可能小于此前的贸易摩擦时期。

预计2025年特色优势农产品进出口双向增长,粮食进口总体处于低位。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房地产政策放松等利好信号有助于加快国内经济复苏。未来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加快,消费能力提升,对国外多样化特色农产品的进口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此外,2024年以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迎来首次扩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商务部将扩大特色农产品等商品出口作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将在2025年为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更多机遇,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水产品、热带水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随着全球稻米增产,印度放宽部分大米出口限制,国际稻米价格在2024年高位运行后逐步回归常态水平,但国内稻米供需宽松、进口动力不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国内供给充足,叠加国际价格高位、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以及国内饲用需求趋稳,预计2025年粮食进口整体处于低位。

 

(三)重要农产品与食品价格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预计2025年粮食价格整体趋稳。全年玉米供过于求状况将小幅改善,支撑玉米价格小幅上行。小麦价格以稳为主,受阶段性供需格局变化存在小幅波动。稻米供需整体宽松,优质稻谷价格波动较小,抗跌性较强;普通稻谷在最低收购价上调的支撑下,维持基本稳定。大豆价格小幅下降。大豆价格目前已在低位,接近农户种植成本,农户惜售将支撑大豆底部行情。

预计2025年畜产品价格结构性回暖。猪肉全年均价小幅回落。猪肉价格将随传统消费淡季、旺季涨跌互现,震荡调整;但是,预计全年猪肉均价较2024年小幅回落。牛肉、羊肉、奶类价格企稳回升。2024年,国内肉牛年末存栏量下降,商务部启动了对进口牛肉的保障措施调查。2025年,预计牛肉价格在产能缩减和进口减少的情况下全年温和上涨。羊肉价格此前经历连续三轮下跌,已至低位。2025年,预计羊肉价格与牛肉价格保持同步增长。生鲜乳价格连续16个月环比下降后已至低位。随着2025年生鲜乳产能和喷粉存量去化,政府消费提振行动带动乳制品消费回弹,生鲜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有所好转,奶类价格预计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四)涉农产业进入提质增效的动能转换阶段

预计2025年涉农工业增速为5%左右,农产品原料进厂价格和工业成品出厂价格的价差缩小。中国纺织业、造纸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将延续“制造强国”战略下的出口优势,特别是预制菜产业可能是拉动中国农产品“出海”的新力量。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食品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百亿级甚至是千亿级食品企业,具备了拓展海外市场的能力。在国内预制菜市场扩张阶段受阻的情况下,部分预制菜和餐饮企业开始面向6000万华人华侨,与国内市场同步开发中式预制菜巨大的需求潜力。

预计2025年涉农服务业市场集中度和农村市场消费活力继续提高,产业链后端对涉农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增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在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涉农产业发展将受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全面拉动。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5年冷链物流规模可能出现爆发增长,预计需求总量突破4万亿吨,生鲜农产品流通损失可能大幅下降,顺丰冷运、运荔枝等龙头企业将成为农产品流通业的主导力量。餐饮业与农产品生产流通深度联通,更是2025年内需政策支持的重要领域。预计2025年餐饮业收入将突破6万亿元,平均营业利润有望改善,同时餐饮业面临追求质价比和服务质量的转型阶段,大量与市场需求不符、过度装修的存量主体将被淘汰,地域食材将被进一步挖掘,食材供应链“出海”速度将加快,连锁餐饮企业全面下沉至县域市场。伴随《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乡村消费市场将展现出更大活力,2025年农村消费增速预计在4%~4.5%。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市场将涌现一批热门线路和景点,预计2025年可以实现《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规划目标,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接待人次达到40亿。

 

(五)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继续稳步增长

预计农村居民增收趋势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层面,尽管2024年第二、三季度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受一系列积极宏观政策影响,第四季度经济显著回升,市场活力与预期得到提振,为2025年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基础保障。就业层面,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同时,随着经济总量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持续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就业选择将更加丰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将保持稳定。生产经营层面,农业农村部全面部署并有力有序推进春耕春管工作,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春耕生产开局良好,为全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市场监测调度加强,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持续优化,农产品贸易及生产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总体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并保持在合理区间。电商平台与现代物流体系的深度布局,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蓬勃兴起,将有力推动农村居民经营策略多元化发展,拓宽经营性收入的增长空间。随着惠农政策落地见效及农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预计城乡居民收入比将进一步下降至2.30左右。

预计农村居民消费进入存量优化与增量扩张并存阶段。收入提升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同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日常耐用品,如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等的拥有量已经趋于饱和,微波炉、空调、排油烟机等耐用品拥有量还具有较大追赶空间,“两新”政策将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共同激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农村居民对服务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支出比例会持续提高。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消费模式兴起,农村消费环境不断完善,也将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

 

 

本文节选自总报告课题组,2024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及2025年展望,载魏后凯,魏锋华主编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4月。

本报告执笔人张海鹏、全世文、朱文博、杨鑫、乔慧、史雨星。张海鹏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城乡关系、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全世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食物经济管理、农业政策分析。朱文博、杨鑫、乔慧、史雨星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分别为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粮食安全、食物经济、畜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