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7)
图书
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7)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2017)

ISBN :978-7-5201-0225-4

丛书名 :黑龙江蓝皮书

学科 :发展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2016年,黑龙江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种植业由“一粮独大”开始向更加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略有下降,农民增收速度放缓,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粮食产业风险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待继续推进、粮农在粮食销售环节收益损失较大等问题。基于此,黑龙江省应继续引导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挖掘畜牧业发展潜力,引导牛羊养殖业规模发展;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2016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增速趋缓,全省工业生产低开稳走,增加值增速由年初负增长到年中升至高点后,增幅趋于平缓。但回升动力不强,经济效益仍未整体转好,一些地区、行业困难持续存在。由于结构不合理、对外依赖性强等因素,黑龙江省工业发展出现了增长乏力、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黑龙江省工业经济转型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三大矛盾:产业结构性矛盾、产权结构性矛盾和产品结构性矛盾。基于此,黑龙江省必须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指导下,坚持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有效破除三大结构性矛盾导致的发展障碍,走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路。

2016年,黑龙江省服务业呈现总量扩大、贡献突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黑龙江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挥调结构、稳增长、补短板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融合互动不深等问题。实现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强化产业融合互动、扩大城乡服务消费、加速互联网渗透融合、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人才战略。

2016年,黑龙江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和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指标计划完成情况良好。虽然当前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格局没有变,但经济减速、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正在加深。煤炭、林区资源型城市和重化工业集中的部分地区,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经济发展难度大,就业压力增大,形势复杂严峻,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项目的用工对接工作,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发挥技工院校作用,强化技能培训,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2016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继上一年严重下滑之后,下滑的势头没有停止,只是下滑的幅度比上一年同期收窄,对俄合作固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对俄合作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通道建设、货物运输等方面出现了逆势增长。在黑龙江省“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应适时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对俄贸易水平,扩大合作规模,加强产业合作,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全面发展。

王刚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朱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黑龙江省文化名家、 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政治学理论学术带头人、 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政治学学科带头人。 兼任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政治学会会长, 黑龙江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论文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中国乡制的历史变迁》 获省第十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重要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产业发展与气候、 地缘和资源关系研究》 《关于促进黑龙江省更好更快发展精神动力研究》 《卢布贬值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 走势研判及对我国的启示建议》 《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与深化中俄经济贸易合作对策建议》 《创新东北振兴政策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等获得省领导重要批示。 在创新智库产品和智库平台工作中聚焦发力, 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理论先导, 为黑龙江省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马友君

马友君,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赴苏联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毕业。现任黑龙江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西伯利亚研究》副主编,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特聘通讯评议专家,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期致力于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对接与合作研究,特别关注俄罗斯远东开发问题。出版学术专著《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研究》《俄罗斯对外贸易》;主持翻译《21世纪初西伯利亚》;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项目10项。


王爱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原党委副书记,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文化名家, 曾任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政治学理论学术带头人, 兼任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政治学会会长、 黑龙江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论文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中国乡的历史变迁》 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一等奖, 重要对策建议 《我省产业发展与气候、地缘和资源关系研究》《关于促进我省更好更快发展精神动力研究》《卢布贬值对俄罗斯政局的影响、走势研判及对我国的启示建议》《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与深化中俄经济贸易合作对策建议》《创新东北振兴政策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等获得省领导重要批示。 在创新智库产品和智库平台工作中聚焦发力,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理论先导,为黑龙江省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李小丽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学、收入分配等研究。


笪志刚

男,汉族,1962年9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研究黑龙江基地主任,亚太经济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政府科顾委专家、哈尔滨市政府专顾委专家、黑龙江省东北亚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日本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特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东北亚区域经济、日本经济、黑龙江对外合作等。主持完成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黑龙江省规划办重大委托课题、各种横向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成果:专著《日本客座研究见闻录》《泪洒富士山》等;编著《东北亚旅游总览》《中国自然资源通典·黑龙江卷》等。在《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社会科学报》、《学习与探索》、《日本研究》、ERINA REPORT等国内外报纸和期刊上发表文章及论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