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
图书
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PORT OF HEBEI (2017)

ISBN :978-7-5201-0132-5

丛书名 :河北蓝皮书

学科 :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河北省委八届五次、六次、十二次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要求,从宏观形势分析入手,就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的年度报告。全书主要包括总报告、经济篇、社会篇、案例篇四个部分,就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奥运经济、法治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深层分析2016年河北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的基础上,就2017年的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战略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全书注重研究的前瞻性、原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提出的发展思路、对策建议能够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讯。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周期性、结构性不利因素的多重挑战,增速放缓将是近几年典型性经济特征与主流趋势,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步入了动能转换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我国继续释放改革红利、坚持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面对经济增长趋缓、产能过剩、需求乏力等诸多困难和压力,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努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注重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和均衡发展,使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继2015年以来平稳跟进的良好态势。

本书两篇总报告,分别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形势进行了整体性分析与预测。《动能转换 变中求进—2016~2017年河北省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指出:总体上看,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受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及各领域分化加剧的深度影响,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上虽稳中有升并好于预期,但稳中向好的根基并不牢固,呈现稳中趋缓、稳中带忧、稳中有难的特征。报告预测河北省2017年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为6.5%~7%,指出了河北今后发展的新方向、新坐标和新思路。《2016~2017年河北省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6年,河北经济发展虽然放缓,但社会发展领域呈现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改革创新事件,如城乡医保并轨和大病医疗兜底救助,坝上地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休闲度假示范区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绿色城镇建设,京津冀三地“区域共建”的制度化道路等,这些重大社会政策和实践行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也为2017年乃至更长时间“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奠定了政策和制度基础。

经济篇,主要针对京津冀产业转移与分工协作、河北省民营企业实施“互联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研究,指出未来河北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形势下,河北省要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提出的“四个加快、六个扎实”总体要求,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全省在转型过程中的动力结构大调整、大转换,只有这样全省经济发展方能快速进入一个新起点、新境界和新高度。同时,本书对冬奥会背景下张家口泛旅游产业整合与融合、石家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等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

社会篇,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两大目标,深入分析了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及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创新创业等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理论和建议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本书还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此外,还特别关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的实践,提出了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的对策举措。

案例篇,重点对乡村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和“互联网+”时代下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利用情况进行了案例剖析,以期从剖析中获得经验借鉴。在创意开发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中,通过对馆陶特色小镇的创意开发现状与初期发展成效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创意开发思路与做法、对河北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启示与借鉴。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对河北省11家中级人民法院的官方微信进行调查,提出了建设与完善法院官方微信的有效对策。“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案例”提供了思考样板,在促进发展和提供具体咨询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2017年是执行“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同时,河北省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既面临全国“三期叠加”的普遍矛盾,又面临河北独有的产能过剩、大气污染严重、过度依赖资源的特殊矛盾,更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推进的关键时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将紧紧贴近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十三五”时期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针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打好全省经济社会翻身仗,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郭金平

男,195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平乡县人。1974年6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哲学专业,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主任,河北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第一副主席。第八届中共河北省委委员,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0多年来,郭金平同志一直工作在社会科学理论战线。1982年7月后,曾任西南交通大学社会科学系教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河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河北日报社社长;河北省哲学学会会长、政协河北省委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在社科院工作期间,公开发表或出版了《科学主义方法论刍议》、《人文精神的历史定位、理性定位和实践定位》和《邓小平理论培养研究》等论著,产生了广泛的学术理论影响。 在省社科联工作期间,重点开展了改进和完善“河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指标体系”、加强改进学会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公众社会科学素养调查并撰写出版了《河北省城市公众社会科学素养研究》、启动《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办法》立法等工作(该办法已于2014年以省政府令的形式予以公布)。 在省委讲师团工作期间,主持全国党建研究会课题《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河北部分)调研与撰写,总报告送中央领导参阅。并且作为河北省委宣讲团主要成员,他积极参加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河北省党的代表大会精神的宣讲。并先后两次以“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思想保证”为题为省委中心组成员进行专题授课,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他还为全省各级党委中心组和有关单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等作辅导报告100多场,受到广泛好评。2007年,在中宣部组织的首批“全国先进宣讲集体及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以郭金平为主任的河北省委讲师团榜上有名,郭金平同志荣获全国五名“先进个人”之一。 2008年3月到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工作,团结带领集团领导班子,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思路,全力提升集团总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媒体融合发展取得重大成效,使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传媒规模达到11报3刊2网站1手机报,报刊平均期发总量达到200多万份,《河北日报》发行量稳居全国省级党报上游,《燕赵都市报》跻身世界日报发行量前60位,新媒体矩阵基本成形。 2014年底,到省社科院(2009年初省委讲师团、省社科联并入省社科院)工作。恰逢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他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有关精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先行试点方案》,得到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该方案已经全面推进实施。2015年10月,河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河北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冀办发〔2015〕37号),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省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专业研究、科研人才密集的优势,从整体上发挥智库核心载体和主体平台功能,成为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河北中心智库”、“鼓励支持省社科院积极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这些都为社科院智库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撑。为适应智库建设需要,2015年8月,创办了《智库成果专报》,积极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充分发挥了咨政建言作用,在呈报的21期中,省委主要领导直接批示肯定的达8篇之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以新型智库建设为引领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和提升。 近年来,郭金平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杂志、《新华文摘》、《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红旗出版社等重要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出版论著多篇(部)。主要代表作有:(1)著作:《跟毛泽东学方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问题研究》等。(2)论文:《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自觉的实践智慧:世纪之交的哲学革命》;《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命题》;《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做人要实,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等。


杨思远

男,号牛哥,汉族,1961年9月出生,河北盐山县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现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河北省茶文化学会会长,河北省统一战线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8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5年在盐山县中学任教。1985年至1988年在天津师范大学马列部攻读党史专业研究生并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2004年10月在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工作,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党外人士学习组副组长(副处级)、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民族宗教处处长,《相知》杂志记者、编辑、副总编辑、总编,河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河北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党的统战、宗教理论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100余篇,主持和参与编写各类著作10余部,多次组织或主持省及中央统战部重点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有多项成果获奖。2006年开始自学篆刻,作品发表于《石家庄日报》、《吃茶去》等报刊,入展石家庄市第二届篆刻展。


彭建强

男,出生于1966年,河北晋州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兼任河北省委常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十一届、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北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出版著作有《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与市场发育——中国农村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与出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原则》《引导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等。


孟庆凯

男,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