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湖南县域发展报告No.3
图书
湖南县域发展报告No.3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HUNAN’S COUNTIES No.3

ISBN :978-7-5201-0272-8

丛书名 :湖南县域绿皮书

学科 :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来的。三年来,湖南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怎样?成效如何?困难大吗?经验可借鉴吗?正是基于这些想法与考虑,我们将本书的主题聚焦在精准扶贫上。

全书包括精准扶贫特稿、总报告、专题报告、县域典型报告、问卷分析、附录等六个部分。书中全面介绍了湖南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湖南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湖南精准扶贫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并对湖南精准扶贫发展的前景和趋势进行了规划与展望。这是一部紧密结合湖南精准扶贫的实际,既具有资料性又具有可读性的实证研究报告,对当前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总报告对湖南精准扶贫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展示了湖南精准扶贫的基本面貌,既有详细的数据与分析,又有生动的案例和经验总结。第一部分,回顾了湖南精准扶贫的发展历程,特别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关于精准扶贫的讲话,以及湖南精准扶贫发展的历程进行了阐述,理清了湖南精准扶贫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总结了湖南精准扶贫的做法、成效与经验,特别是对湖南精准扶贫中的组织领导、政策措施、资金保障、督查考核等体制机制以及产业扶贫的“四跟四走”“小额信贷”扶贫以及劳务协作扶贫等创新做法进行了总结,让人耳目一新。第三部分是湖南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分析,包括花垣县十八洞村挖掘资源精准帮扶、江永县实施夏橙资产收益项目的精准扶贫做法与经验、永州市扶贫小额信贷精准资助产业的做法与经验、全省开展住房安全精准施策的做法与经验等。这些典型案例具有可借鉴性,其模式具有可复制性。第四部分对湖南精准扶贫的问题与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主要问题有:扶贫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观念转变不到位、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不平衡、政策落实与精准扶贫有差距、队伍力量与精准扶贫还不相适应等;并指出产生的原因是:部分干部对精准扶贫没有吃透、部分地方政策措施不够精准、部分地方创新意识、担当意识不够强、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够务实等。第五部分论述了推进精准扶贫的对策与措施,提出了瞄准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紧扣精准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突出工作重点,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动员各界力量,进一步凝聚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着力落小落实,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适应攻坚需要,进一步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等措施。第六部分对湖南精准扶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规划与展望。

专题报告共8篇文章,包括产业、金融、教育、互联网+、文化、社区扶贫、驻村扶贫以及精准扶贫的法律政策等专题报告。《湖南省产业精准扶贫研究报告》从湖南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和经验、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展开,对湖南产业精准扶贫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研究报告》对湖南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和探索、主要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湖南小额信贷扶贫的创新做法和经验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湖南省教育精准扶贫研究报告》从湖南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战略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全面总结了湖南教育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湖南省社区精准扶贫研究报告》对湖南社区精准扶贫的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湖南社区精准扶贫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新湖南社区精准扶贫路径的建议。《湖南省驻村精准扶贫研究报告》介绍了湖南驻村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湖南驻村精准扶贫的对策措施。《湖南省互联网+精准扶贫研究报告》研究了湖南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现实基础、主要困境等问题,并提出了湖南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湖南省精准扶贫法律政策研究报告》研究了湖南精准扶贫法律政策的现状、特点与成效,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推进湖南精准扶贫法律政策工作的对策建议。

县域典型报告选取了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县域,对其各自的精准扶贫做法、成效、经验或启示、问题、对策等进行了介绍,既提供了可以复制的经验模式,也显示了县域精准扶贫的多样性特征。这些县域包括湖南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的重点县,也包括了片区外的贫困县,在湖南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此外,全书在深入调研和全面收集各方面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贫困农户的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精准扶贫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对湖南精准扶贫的贫困人口意愿、认知、需求,以及精准扶贫系列政策实施情况和评价等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湖南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关于社情民意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

总之,本书力求对湖南自精准扶贫以来的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较为全面的呈现,为完成精准扶贫伟大任务提供借鉴。

谭小军

湖南省扶贫办法规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精准扶贫。


周小毛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2009~2010年受中组部委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一年。主要从事社会稳定、和谐文化与政治文明等问题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一般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光明日报》《求是》《科学社会主义》《求索》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复印10余篇,索引30多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参与撰写专著10余部。其中,代表性著作《和谐稳定论》,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袁准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省行政学院)巡视员、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领导科学研究,担任厅级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多种主体班次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8部教材的编写,其中《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与领导干部谈党性修养》先后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公开出版,被全国许多党校作为教材,受到好评。在省级以上公开报刊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关于党执政面临的挑战和风险防御对策研究”1项,主持中组部重大委托课题1项,主持完成全国党校协作课题4项。组织撰写的专著《邓小平领导思想研究》获湖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黎仁寅

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县人,研究生学历,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湖南省扶贫办副主任,具有中央机关、省直机关、市直部门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工作经历,曾在县委研究室、县政府经济研究室、市发改委任主要职务,曾任县长、县委书记,在国家水利部、省发改委挂职锻炼。长期注重实践理论创新,主持探索形成的洞口群众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邵东综治工作和湘商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等在全省推广。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湖南日报》《中国水利》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调研报告70余篇。


韩未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合作成果有《永恒的生命线》、《党纪的功能与实施》、《新湖南50年研究》、《〈邓小平文选〉导读》、《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发展研究》等。近年主要研究成果有《科学发展导论——基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审视》、《节约型社会研究》(副主编)、《长株潭城市群转型》(执行主编)、《省域城镇化战略》(执行主编)、《城市公共安全》(执行主编)、《城市社会管理》(执行主编)等,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8项,“十一五”国家出版规划重点图书1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2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