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7484-7
丛书名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学科 :城市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延续了以往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含义,重点在计算方法和指标分析上有所突破。报告将城市竞争力明确区分为产出的、当前的和短期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过程的、由投入向产出转化的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投入的、可持续的和长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个组成部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即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体现为城市创造价值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即城市吸引人才、企业等本体集聚的能力,进而决定了城市产业体系的层次与结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即城市的要素与环境状况,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城乡一体、对外开放六大方面,分别体现为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多元一本的文化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我们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总体分析和分区域的详细论述。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分项报告中,我们并没有延续以往从宜居、宜商以及可持续竞争力的六大分项做整体分析的惯例,而是从每个方面选取一个代表性指标重点分析,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2015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我们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的排名。
现如今,中国经济在大国城市化、大国工业化、城市转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历史机遇之下,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然而,在传统的四大区域发展格局下,中国出现了东部过度聚集、西部过度分散、东北持续下滑的困境。在长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要重新调整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城市体系。报告以“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为主题,分别从市场、产业、要素、交通一体化角度论证了东中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建议:中国经济分区应该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区(东中)-政策扶持区(西部和东北)二分区。最后,我们构想了“一团五带”的中国城市体系新格局。
林祖嘉
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经济。
王雨飞
女,1986年生。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竞争力、地理信息遥感(Arc GIS)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先后主持并参与了中央交办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的课题10余项。参与出版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苏州国际城市竞争力报告》等。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光明日报》(理论版)、《地理科学》等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侯庆虎
沈建法
倪鹏飞
男,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4~2000年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工作。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国家竞争力报告》。联合主编《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与美国学者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联合研究《世界城市:联系度指数》(与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彼得·泰勒教授);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12)》重要撰稿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项目评估专家(2000)。世界银行集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方负责人(2008)。香港中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兼职教授,全球城市竞争力跨国项目秘书长,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会、中国城市发展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副秘书长,成都、太原、东莞等城市政府经济顾问。 主要致力于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空间金融学、城市竞争力及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先后承担了中央交办课题、国家重大社科基金招标课题,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中组部、科技部、商务部、北京、广州、成都等国际组织、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的课题。到目前已发表11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年度报告),4次《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双年度报告),5次《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年度)、1次《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双年度)。作为经济与战略领域的专家,为中国近20个省市政府进行案例、战略和对策研究,发表12部案例专著。在美国《国际事务》(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英国《城市研究》(urban study)、《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获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第十一届)。研究成果对国家和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在中国与世界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曾获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主要研究领域: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经济学。
李超
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房地产经济。
刘成昆
经济学博士,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