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北京卷(2011~2012)
图书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北京卷(2011~2012)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2011-2012)

ISBN :978-7-5097-3612-8

丛书名 :城乡一体化蓝皮书

学科 :城市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2011年,北京市统筹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立起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1年北京市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在推动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村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363.1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73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设施农业规模扩大,保障首都农产品市场供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会展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展现活力。沟域经济加快建设,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五+三”工程圆满收官,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幅缩小。农村环境建设和新能源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为绿色北京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保障和就业促进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持续改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结合部改造取得重大突破,圆满完成了50个重点村的改造任务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和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为下一步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也迈开步伐,农村社区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农村社会秩序稳定。 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北京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仍面临众多问题和困境。突出的问题便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深化阶段,统筹任务更加艰巨,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情况更为复杂、利益协调更加困难。相比较资源的投入,制度创新仍是北京城乡统筹的短板,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仍有众多问题需要破解,这一领域制度创新的需求十分强烈。展望未来发展,北京市需要持续稳妥地推进城乡统筹;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同时注重在统筹过程中多元利益格局的建设和保护;深化各项制度改革,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切实的环境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黄序

女,经济学学士,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北京市行政区划学会副会长。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城市化、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及巿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调研报告40多篇,主编著作10余部。其中参加全国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人口与城市发展问题》研究,并主持其中一个子课题《北京远郊区县集镇与人口发展》,该课题曾获第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2000年参加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持的市长交办课题“北京郊区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课题成果——专著《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获北京市第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张宝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市级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景秋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带头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选、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和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学术专(译)著十余部。2005年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9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1年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12年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自1998年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城市办公业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办公空间扩展与区域增长互动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分布优化研究”“北京‘五个之都’建设功能区布局优化及实施对策研究”“首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时空特征研究”,参与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产业布局研究、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等近50项研究和规划。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城市办公空间》《北京大型文化设施利用的空间分异研究》《现代城市规划》等学术专(译)著十余部。


孟斌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所长、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负责人,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3~9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地理系从事访问学者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地理、地理信息科学和空间数据分析。近年来在Public Health《地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调查研究》等学术著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关系:演变、机制及政策启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职住分离互动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