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城乡一体化与劳动就业
图书
城乡一体化与劳动就业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Labor Employment

ISBN :978-7-5097-4468-0

学科 :就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我国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制约因素,系统分析了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结构优化效应,并提出旨在加快推进实现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总体思路及其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1)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探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模式、实现条件和相互关系,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核心是权利平等,关键是要素流动,前提是制度创新,目标是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特点是城乡地位平等、流动自由、开放互通、资源共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能够极大地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2)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并总结归纳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现状、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主要有:制度性因素——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经济性因素——城乡有别的产业结构和资金投入;社会性因素——城乡不同的教育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

(3)运用相关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横向实证研究我国31个省级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就业结构演化的相关性,发现区域产业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区域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大力增加各地区非农产业的就业,有助于降低就业结构偏离度,优化产业就业结构,缩小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运用协整分析法和因果关系分析法,纵向实证分析1978~2009年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结构优化效应,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化与就业结构转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即长期稳定的反向均衡关系,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4)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各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经验做法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法,探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演进的路径选择:体制市场化—政府服务化—社会法制化,并提出相应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战略步骤。

(5)运用逻辑分类和总结归纳法,提出当前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①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化,推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利用;②就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化,促进社保全国自由转移和劳动力公平竞争就业;③教育培训资源城乡共享化,构建网络化的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④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合理化,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升就业结构非农化水平;⑤公共财政分配城乡协调化,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金融支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⑥市场监督调控城乡一致化,建立健全法制化的城乡劳动者就业权益保护机制。

张文

1975年9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管理学博士,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江西省注册咨询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劳动就业、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教学和研究。1997年7月南昌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南昌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经济体制改革》《华东经济管理》《江西社会科学》《求实》等期刊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两部学术专著《中国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城乡一体化与劳动就业: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结构优化效应与路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和省级科研课题九项(含一项重点),主持在研省级重点科研课题一项,参加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


徐小琴

0 1975年11月生,江西省新建县人,公共管理硕士(MPA),现任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馆员,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宏观经济发展研究。2003年7月南昌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1月南昌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获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共发表6篇学术论文,参加完成5项省级以上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