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
图书
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
ANNUAL REPORT ON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OF JIYUAN (2014)

ISBN :978-7-5097-5817-5

丛书名 :济源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本书由济源市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持编撰,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四个济源”为主题,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济源市2013~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和探讨了济源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举措和成效,并对加快富强济源、文明济源、平安济源、美丽济源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的主报告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代表了本书对2013~2014年济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的基本观点。报告认为,2013年,济源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总定位”,围绕“总目标”,把握“总要求”,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60亿元,增长12%,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结构指标、质量效益指标、民生指标、环境生态指标等总体更趋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济源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2014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仍将保持和谐稳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持续的改善,有望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本书主报告部分,立足于对当前济源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的态势分析以及对2014年的展望,并给出发展思路和对策。改革试点篇、经济社会篇、文化政治篇、生态文明篇则是分门类、分行业分析济源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改革发展探索,探讨如何破发展瓶颈、解发展难题,创发展优势。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四个济源”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本书还邀请了省内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济源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分析了济源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快“四个济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谷建全

河南唐河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首批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郑州市自主创新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科技经济、区域经济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15部,主持国家级、省级重大研究课题3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0余项。发表理论文章、研究报告15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项,主持编制区域发展、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循环经济等各类规划100余项。多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获省领导批示。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科技经济、区域经济。


喻新安

男,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河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副主任,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首批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理事长,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新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十五”至“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第三、四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特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第二届(2011)“河南经济年度人物”“第三届(2012)河南经济年度人物”称号。先后在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代表作有《大省崛起:中原经济区论略》《新型三化协调论》《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研究》《中国新城区建设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原经济区研究》《新型城镇化引领论》《中原崛起之路》《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工业经济》《改革》《中国改革》《经济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50多部(个人专著8部),获省部级社科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