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2)
图书
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2)
ANNUAL EVALUATION REPORT OF CHINA'S RURAL CULTURAL CONSUMPTION DEMAND (2012)

ISBN :978-7-5097-3374-5

丛书名 :文化蓝皮书

学科 :文化社会学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国家大力实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策略以来,继2009年全国及各地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恢复性增长之后,2010年全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和人均值分别增长3.91%和7.68%,远远低于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和人均值增长幅度;乡村文化消费需求的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但城乡差距继续明显扩大。2010年全国总体乡村单行景气指数测算:历年纵向测评较上年明显下降,年度横向测评与上年接近持平。 省域乡村单行测算:2010年绝大部分省域乡村文化消费总量和人均值实现了超过5%的增长,其中11个省域总量和人均值双双出现超过10%的较高增长。城乡地区无差距理想值横向测评,黑龙江、陕西、江苏居“2010年度乡村景气领先”前三位;历年各地自身基数值纵向测评,西藏、黑龙江、山西居“2000~2010年乡村景气提升”前三位;青海、西藏、黑龙江居“2005~2010年乡村景气提升”前三位;贵州、天津、河北居“2009~2010年乡村景气提升”前三位。 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以增进需求和促进共享定位。今后十年即便实现“十五”以来全国乡村居民收入与产值之间、收入与必需消费之间、必需消费之外余钱与文化消费之间三项“最佳比例”增长,全国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依然严重偏低;只有在全国城镇居民三项“最佳比例”增长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文化消费需求无差距,才符合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全国乡村 文化消费 景气评价 供需协调 分析与预测

刘婷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主要学术方向为文化人类学,代表作《民俗休闲文化论》,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韧性理论视角下的哈尼族异地搬迁与社区重构研究”、西部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面向协调增长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十五”以来分析与“十二五”测算》《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人员组织和撰稿统筹。


王亚南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文发展研究与评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主要学术贡献有:①1985年首次界定“口承文化”概念,随后完成系统研究,提出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成文史并非文明史起点;②1988年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政亲合一”社会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社会权力观念;③1996年开始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提出“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论述,概括出中心城市以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④1999年提出“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国内民族平等组成的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国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论点,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统一国民共同体论”;⑤2006年以来致力于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体系研创,相继主编撰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年起)、《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3年起)、《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2015年起)、《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2016年起)、《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年起)、《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报告》(2018年起),2019年起新增《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检测报告》《中国社会建设均衡发展检测报告》。


赵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合著出版《经典阅读与现代生活》。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以国家统计标准分析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效》《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文稿统改。


祁述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获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博士学位。1995~2000年在原国家体改委所属中国改革报社、中国改革杂志社工作。先后任《中国改革报》总编助理、《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等。2000年调入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聘为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化问题、文化政策、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旅游业等研究。参与多项国家文化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研究和起草。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承担中央和国家部委、国家高端智库等委托课题60余项,独著、主编学术著作30余部,先后获得中国文化产业20年学术贡献奖等各种学术荣誉20多项。 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文化发展政策、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承担多项国家、部委等有关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先后被聘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终审顾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等,并被多个地方政府聘请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多部。独著和主编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