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1566-6
丛书名 :中国农业竞争力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农业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存与发展水平的、相对动态的综合性概念,是关乎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战略重视,农业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各级政府及农业企业经营者研究的新热点。要应对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面临的全球化竞争与挑战,关键是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水平。正确分析、评价中国的农业竞争力状况,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提高中国农业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力,是中国发展农业必然的战略选择。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部分学者就致力于省域农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数据以及定量化的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有的研究或者把农产品竞争力当成了农业竞争力的全部,或者只关注农业生产的现实生产力而忽略其未来的或潜在的竞争力或比较优势。
因此,本报告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科学界定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建立了一个由三个层次指标构成的省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及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当前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本报告通过对2004~2006年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区域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揭示了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域农业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了我国各省农业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阐述了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的总体变化规律及变动趋势,并根据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变化规律和各省农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省域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郑传芳
郑传芳(1953~),男,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宋洪远
李闽榕
男,1955年6月生,山西安泽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G20国家创新行动高级别专家工作组专家,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评估标准化工作组高级别专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评估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处顾问。《光明日报》光明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副秘书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及党组成员、福建省委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建省版权局)党组书记和副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省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国家竞争力、科技创新与评价研究。已出版著作《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全球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为例》《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2019)》《中国核能发展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在台湾出版)等著作40多部(含合著和主编);主编和共同主编20多种国家级皮书。并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学社会主义》等中央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先后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效益 GDP 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对省域经济评价应用的研究”及多项省级重大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福建省第七届至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表彰(含合作),并有20多篇论文和主持完成的研究报告荣获其他省厅级奖励。2015年以来先后获奖的科研成果有:《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于2015年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荣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15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于2016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3~2014)》于2016年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评价委员会优秀皮书一等奖。
张春霞
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