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图书
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ANNUAL REPORT ON ANALYSIS OF BEIJING SOCIETY-BUILDING (2010)

ISBN :978-7-5097-1575-8

丛书名 :社会建设蓝皮书

学科 :发展社会学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课题组2010年年度分析报告。

本报告立足于课题组成员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全面的研究分析,以及权威的国家和北京市统计数据,全面追踪2009年北京市社会建设的总体进展,深入解读北京社会建设的基本趋势,分析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

2009年是北京经济社会建设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展示了我国60年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变化,也展示了首都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巨大魅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北京市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0.1%,高于全国GDP增幅约1.4个百分点,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

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北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报告指出,随着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的组建,以及随后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工作的推进,标志着北京社会建设进入了新阶段。2009年,北京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调整社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建设。但是,北京在社会建设方面还面临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消费等基本民生问题,以及社会治安、中产阶层等热点问题。

本报告认为,将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调整社会结构,尤其通过社会体制机制改革,关注基本民生问题,是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需要着力推进的几个重要方面。

张荆

男,北京市海淀区人,日本一桥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教授、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法学教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学科部副主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学、法社会学、刑事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成果:《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犯罪》、《国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合著)、《国际化背景下的首都人才机制研究》(执行主编)、《在日外国人犯罪》(日文版)、《金色的忧虑》(合著)等著作。2005年1月《在日外国人犯罪》一书荣获第六届日本菊田犯罪学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矫正制度建设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区矫正模式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高校近五年来引进人才的使用情况的社会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等。


唐军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李君甫

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委员,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社会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子课题、一般项目及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社会学、住房社会学、社会政策(住房政策、教育政策、养老政策、人口政策等)、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宋国恺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结构变迁和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市级课题及其他各类课题多项。著有《中国变革:社会学在近代中国兴起的视角》,参与《晋江模式新发展》《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 种》《北京社会建设60 年》《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等多部著作的研究撰写工作。担任《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年度蓝皮书副主编。


刘金伟

管理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员、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城市社会学等。2013年以来参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撰稿工作。


陆学艺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