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前彩插
-
编委会名单
-
前言
-
第一篇 道路、制度和法治
-
第二篇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路径 崔成男论抗战精神蕴涵的中华民族认同 吴秀兰 -
第三篇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刍议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李晓婉彭谦 -
第四篇 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
武陵山片区民族社区互嵌式建设研究——以湖南... 裴圣愚唐胡浩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实践尺度分析 孙振玉冯杰文 -
第五篇 族际人口流动和城市民族工作创新
郑州管城回族区民族关系状况调查 王明龙马惠兰刘淑慧 -
第六篇 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创新和社会稳定
对当前边疆民族问题的几点思考 孙懿杨璐 -
附录
附录——2015年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学术年会综述 魏俊雄张三南
本书是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的论文选集。全书分“道路、制度和法治”“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族际人口流动和城市民族工作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创新和社会稳定”等六个专题,对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出响应,对会议提出的诸多论点和问题做出研究,是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的一次集中展示。
王希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资深学科带头人,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长期从事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研究,代表性专著有《民族过程与国家》《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20世纪中国的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民族主义》等。
李海红
李海红 齐齐哈尔大学党委书记,兼任黑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副会长。曾任西藏日喀则地委副书记,兼任日喀则市委党校校长、日喀则“三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代表作有《喜马拉雅洗礼》《摄影纪实——遇见旦增》等书,主编《“对口援藏”二十年回顾与研究——援藏工作与西藏发展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论文多篇。
都永浩
都永浩 朝鲜族,研究员,现任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院长、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长期从事民族问题和民族学研究。主持并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重点课题。出版专著6部,论文162篇,主编学术专著2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