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8688-8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麦、豆、高粱种植的比重得以提高,秋粮粟谷种植比重及地位逐渐下降,水稻种植呈点块状分布且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随政府政策的倡废和水利条件的兴衰而起伏,来自美洲的粮食作物随着种植范围的扩大逐渐成为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等等。这一系列变化对粮食安全、种植制度、饮食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促成了两年三熟制的形成与成熟,增加了粮食总产量,缓解了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粮食危机,增加了备荒救灾粮食品种,促进了粮食商品化的发展。
在粮食安全依然面临威胁的今天,作者研究明清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结构的变迁,旨在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李秋芳
李秋芳 1975年生,河南灵宝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农史学会会员,河南省历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农业史、科技史的教学研究工作,有《中原文化大典·科学技术典·农学卷》《郑州与黄河文明》等著述,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