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6854-9
丛书名 :中国农村妇女发展蓝皮书
学科 :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政策学;劳动人事管理;劳动社会学;就业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本书是国内首部关注农村流动女性发展的蓝皮书。调研团队对广州、北京、武汉、西安等四大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回收3000余份有效问卷,对近300人进行了深度个案访谈。本书剖析了农村流动女性的城市生存现状及其城市融入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试图提出相应的政策或服务建议。同时,针对农村流动女性占据主要比例的家政行业进行了跨地域的检视,在研究流动女性职业化发展方面具有内容上的创新意义。
农村女性的乡-城流动,意味着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实现了发展意义上质的飞跃。但目前有流动无突破,还处于量的积累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流动女性发展的基本态势。流动女性整体上仍处于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期或转折点,彻底市民化是她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机遇,而可行能力贫困是流动女性市民化的现实困境。进城务工女性以婚育的新生代为主,绝大多数属于家庭离散式流动状态,家庭羁绊、社会固化致使她们迟迟难以实现城镇融入。然而,对于在学或打工的流动女性青少年而言,调查显示她们在城市的生存并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但她们也还没来得及触及发展的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从业者为农村流动女性的家政工群体,要实现职业化发展和体面劳动,应从工作原则和基本权利、平等就业和生产性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四方面得到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支持。目前,在法律和制度、社会和文化、个人和家庭层面,都存在实现家政行业体面劳动的诸多障碍,因此,我国在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政策执行与监督反馈、个体的努力三大层面都应做出推动家政工职业化发展及实现家政工体面劳动的积极改变。
姚德超
男,1975年生,湖南益阳市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博士,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长期从事政府发展与社会政策、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联合国妇女署社会性别宣传与倡导基金项目等10余项。在《城市问题》《湖北社会科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分别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云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
张琳
女,1982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社会治理与发展政策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重庆市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各一项;另外主研并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子项目课题等10余项。相关成果均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或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至今已有多篇论文被有关期刊发表、全文转载或被其他作者引用,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被区县政府机关采纳。
邹伟全
女,1977年生,广东省湛江市人。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专业博士毕业,曾任教于中山大学。现任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兼项目主管,致力于开展乡村妇女儿童公益服务行动及乡村发展研究。2013~2014年负责执行“广州流动女性青少年发展项目”及“广州市流动少年儿童综合服务项目”等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