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4)
图书
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4)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CIRCLES (2014)

ISBN :978-7-5097-5947-9

丛书名 :杭州都市圈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杭州都市圈是以杭州市区为极核,湖州、嘉兴和绍兴三市市区为副中心,杭州市域五县(市)及与杭州相邻的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六县(市)为紧密层,联动湖州、嘉兴、绍兴市域的长江三角洲的“金南翼”。杭州都市圈区域面积为34585平方公里,占浙江省总面积的33.97%。2012年,杭州都市圈常住人口为2210.27万人,GDP达15971.03亿元,分别占浙江省总人口(5472.80万人)的40.39%和浙江省GDP(34606.30亿元)的46.15%;人均GDP超过69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324.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7636.75元。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在全国成为发展基础最好、体制机制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

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重大,是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的主导模式,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杭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杭、湖、嘉、绍4个大中型城市抱团发展,13个节点县(市)和区域共同发展,关系到2210多万人口进入新时期的一件大事。2012年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的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4.3%、60.3%、55.3%、60.1%,平均城镇化率为6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2.57%)9.93个百分点。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杭州都市圈具有很强的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杭州都市圈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发育全面,是全国产业集聚最好、最强的地区之一。杭州都市圈发展的“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七个共同”历程,以及城镇化进程中演化出来的产城融合、城镇扩张、郊区城市化、新办大学城、小城镇发展、城乡新社区集聚等模式,既是以往杭州都市圈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又是今后杭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4)》由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的市长担任顾问,杭州市分管副市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四城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科学院共同组成编委会,相关编撰的具体工作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办公室承担。《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4)》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从决策需求的高度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从杭州都市圈整体、城市和专业领域三个层面反映所在区域或领域新型城镇化的前沿信息,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和不足,研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为杭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可供决策参考的对策性建议。

董祖德

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办公室主任。曾长期在高校和地方工作,多年从事开放型经济管理工作,担任过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等职,至今已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组织实施的“关于杭州市经济国际化情况的调查分析”“上海自贸区对杭州相关产业的影响及招商对策”“关于杭州市大企业市外投资和在杭总部贡献的调研报告”等课题调研获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


唐龙尧

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宣传文化、新闻管理、对外传播工作。主持长三角、杭州市多项研究课题。主要编著《构建长江三角洲幸福生活城市圈》《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7~2012)》《杭州都市经济圈》《杭州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丛书》《可爱的杭州》《人间天堂杭州》《大杭州实用旅游手册》等著作。


徐文霞

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1984年8月至2007年8月从事环境管理工作,2007年8月至今从事区域合作工作,组织参与都市圈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长三角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专(课)题区域合作工作,担任“构建长江三角洲幸福生活城市圈”课题组副组长,参与编著《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7~2012)》,著有《杭州都市圈协调机制的实践与思考》《高铁时代的长三角城市合作促进杭州都市圈一体化新发展》等调研报告。


沈翔

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杭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审计师、注册会计师。长期在县(市)从事基层工作,主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农业农村工作、政府绩效评估、基层组织建设等。主持或参与有关新农村建设、古村保护开发与旅游发展、政府绩效评估等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担任“杭州蓝皮书”编撰委员会主任,“杭州都市圈蓝皮书”《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14年、2016年、2018年)主编。


方晨光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杭州学刊》常务副主编,“杭州都市圈蓝皮书”常务副主编。国家“群星奖”(科研成果)银奖获得者。著有《群众文化辅导学》《文艺辅导心理学》《湘湖史》等专著10余部。2009年起从事长三角城市群、杭州都市圈等区域发展研究,先后承担“杭州都市圈蓝皮书”《杭州都市圈发展报告》(2007~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的策划、编撰和总报告的撰写等工作;《构建长江三角洲幸福生活城市圈》《都市圈经济融入长三角经济研究》等4篇研究报告获长三角优秀成果奖;《杭州海绵城市社会化运营具体对策的思考》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批示。先后担任长三角、浙江省、杭州市15个课题的项目负责人。承担《萧山丛书》(20卷)的编辑工作,并为《萧山丛书·萧山水利》作序。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8ASH001)、“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百村调查丛书”总编辑委员会编委。接受《解放日报》《杭州日报》《社会科学报》及杭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有关区域研究的文章被全国数十家报刊、网络等媒体刊登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