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3078-2
学科 :农业史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
编者简介
-
明清农业史概况及研究意义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1-22(共2页)
-
明清农业史资料凡例 陈树平赵慧芝苏金花pp. 23-24(共2页)
-
第一章 人口、耕地与垦荒
明清时期各省人口、耕地基本情况 苏金花陈树平赵慧芝pp. 25-36(共12页)明清时期部分府州县人口、耕地变迁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6-40(共5页)明清时期部分地区荒地与议垦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40-52(共13页)明清时期安辑流民及垦荒政策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52-65(共14页)明清时期北方各省招垦及垦荒情形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65-82(共18页)明清时期南方各省招垦及垦荒情形 苏金花陈树平赵慧芝pp. 82-96(共15页)明清时期直隶、山东、河南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96-106(共11页)明清时期山西、陕西、甘肃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陈树平赵慧芝pp. 107-120(共14页)明清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20-129(共10页)明清时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的垦荒过程和...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29-137(共9页)明清时期华南各省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37-141(共5页)明清时期东北三省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41-151(共11页)明清时期内蒙及邻近地区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陈树平赵慧芝pp. 151-156(共6页)明清时期蒙民地户对放垦的反抗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56-157(共2页)明清时期新疆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57-175(共19页)明清时期云南、贵州的垦荒过程和成效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75-180(共6页)明清时期垦荒与占垦对农田的破坏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80-192(共13页) -
第二章 粮食作物的发展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稻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193-204(共12页)明清时期南方部分省份稻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04-215(共12页)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稻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15-246(共32页)明清时期北方部分省份及西藏稻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46-250(共5页)明清时期对北方种稻的提倡及反对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50-257(共8页)明清时期北方小麦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57-261(共5页)明清时期南方小麦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61-267(共7页)玉米的来历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67-268(共2页)明清时期四川、陕西、湖北三省玉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陈树平赵慧芝pp. 268-283(共16页)明清时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玉米的种...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83-290(共8页)明清时期直隶、河南、山东、甘肃玉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91-293(共3页)明清时期东北三省及新疆玉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93-296(共4页)明清时期华南、云贵地区玉米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296-302(共7页)番薯的传入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02-307(共6页)明清时华南、云贵地区番薯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07-318(共12页)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番薯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18-330(共13页)明清时期北方各省番薯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31-342(共12页)明清时期西藏番薯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42-343(共2页)明清时期各地劝种红薯以助民食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43-346(共4页)明清时期各地杂粮种植概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46-360(共15页)明清时期高粱、谷子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60-366(共7页)明清时期豆类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76-375(共0页)明清时期荞麦、青稞、黍、稷等及其他杂粮的种...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76-382(共7页)明清时期马铃薯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82-390(共9页)明清时期芋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90-395(共6页)明清时期薯蓣、蔓菁、木番薯的种植情况 苏金花赵慧芝陈树平pp. 395-399(共5页)
《明清农业史资料》是一部空前全面、系统的大型专业史料参考书。全书分为十章,约170多万字,书后附有详细的《征引书目》。该史料汇编集具有四大特点:(一)时间跨度大。上自明初,下至清末,长达500余年(1368~1911)。(二)内容十分丰富。遴选内容包括人口、耕地等资源状况,各种粮食作物(如稻米、麦类、薯类等)、经济作物(如棉花、蚕桑、烟草、蔬菜、油类作物等)及其他各类农作物的种植状况,包括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施肥及防治病虫害、农田水利、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均摘录其原文。(三)涉及区域广阔。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东北各省份,新疆、内蒙古及其邻近地区,云贵高原、西藏及台湾地区等,几乎涉及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具体状况。(四)资料来源广泛。该书汇集了明清时代的官修史书、地方志书、碑刻档案、农业专著、笔记小说、杂记、游记、奏稿、案牍、报刊、文集等1000多种史籍中的有关资料,是前所未有的一部大型农业史工具书。它对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农业生产史、农业科技史等学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均大有裨益。
陈树平
陈树平,1940年生,福州人。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经济史专业,随之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明清经济史研究,发表《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明清时期的井灌》等论文。1985年调入深圳市计划局,曾任该局综合处处长、深圳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多次参与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的调查研究及其编写工作,发表《深圳15年的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等论文,与他人合作编著出版《深圳市市场体系透视》《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跨世纪的构想》等。
苏金花
苏金花,1972年生,兰州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以古代经济史为中心,曾利用敦煌文献对敦煌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进行系列研究,目前主要进行古代西部绿洲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历史变迁的相关研究。发表了《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商品货币形态》《试论唐五代敦煌僧侣免赋特权的进一步丧失——兼论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制度》《唐代敦煌绿洲农业的种植技术》《唐五代敦煌水利管理论略》等论文。专著《中部边远山区发展之路——湖南省绥宁县武阳镇调研报告》出版。
赵慧芝
赵慧芝,1937年生,江苏人,1960年江苏教育学院化学系毕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人员,编审。曾任《自然科学史研究》和《中国科技史料》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等职(两刊曾多次获奖,是优秀科技期刊)。长期从事科技史研究,先后发表《布莱克及其科学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十年》(1994年获科技期刊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基会和中国近现代科学》《纳西象形文字中科学知识初探》等百余篇文章;专著有《化工基础》《任鸿隽年谱》;合作出版著作20多部,如《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索引》(合编,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三等奖)、文白对照二十五史分类传记《科学家传》(主编、主撰之一)、《中华国粹大辞典》(合撰)、彩色插图《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委、合撰)、《中华科技五千年》(编撰委员,1999年获国家图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彙·化学卷》(副主编、合撰,1999年获国家图书奖三等奖)、《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编委、合撰)、《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要籍大辞典》(合撰)等。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受中国科学院表彰并颁发获奖证书,1997年获中国科协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