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6)
图书
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6)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2016)

ISBN :978-7-5201-0769-3

丛书名 :新型城镇化蓝皮书

学科 :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经济学;资源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2016年末,中国城镇化人口达到7.93亿人,城镇化率达57.35%,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由此迈入“城市世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出台,“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关键词。未来中国城镇的发展,势必会从新型城镇化的方向性引领路径过渡到特色城镇化的实践性路径,从而真正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本书立足于2016年“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向前梳理发展脉络,向后研判发展趋势,对于特色城镇化的“何为特色”以及“特色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带来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解析。

全书由总报告、专题篇和案例篇组成。

总报告共三篇。《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回顾了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先提出小城镇优先战略,然后迅速走上大城市化道路。通过对上述战略的检讨,总结了推动和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五种力量,考察我国城镇化在2016年前后展现出的新气象,提出特色城镇化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力图把握和预测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趋势。《特色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从方向到路径的重心转移》颇具亮点,借鉴联合国人居署搭建的可持续发展的多维行动架构,通过六个方面对“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立法推动特色城镇化》另辟蹊径,论述地方立法创新对城镇特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提出新的视点:“地方立法权的扩大正是开启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城镇化的重要一步”。

专题篇共六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特色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路径优化、产业选择、农地流转、生态环境、政企合作共建地下城市空间等领域进行专题论述,紧紧围绕特色城镇化主题,分别从当前政策、行业现状、常见模式、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等方面组织报告,并注重引用数据、图表、案例进行有效支撑和说明,兼顾总结性和资料性价值。专题报告部分涉及很多创新领域,存在很多亮点,如《小城镇产业优化路径》和《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两篇文章,从新的视角对城镇化产业优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特色城镇化产业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初步展现特色城镇化丰富多彩的美好前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镇特色化发展》一文构建了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体系,论述了如何通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镇特色化发展。《政社合作共建地下城市空间》集中体现了作者在以PPP模式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既有实践性,又有理论高度,并且提出“经营地下城市空间”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加快农地流转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特色生态环境建设》两篇文章,对特色城镇化的相关领域进行了率先探索,体现了极强的专业性和大胆的探索精神。

案例篇共三篇,切入点巧妙,个性鲜明,各有特色。《特色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乌镇、六安茶谷为例论述特色产业是如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方向。《基于特色农产品的农业县城镇化发展路径》以隰县玉露香梨特色产业为例,论述这个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0%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通过立足农业特色资源,围绕特色玉露香梨产品为中心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步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效地实现第一、第三产业大融合,从而带领农民走上小康致富之路。《“权力下放”打造特色强镇》视角独特,以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为例,论述权力下放过程中如何促进大王镇快速打造特色强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权力下放改革措施,2016年大王镇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中列第68位,全省第1位,同时并未回避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打造特色强镇的合理化建议。

李伟

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合伙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城市中国研究院院长,投融资规划方法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开发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政府投融资、城市营销以及政府投资类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及实践,带领其团队在总结各地城镇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投融资规划”方法,填补了将系统工程方法与整合性技术运用于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空白,在多个城市进行实践应用,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并打造了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城发展模式——“长阳模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认同。先后出版了《投融资规划——架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桥梁》、《破解城市建设困局——长阳模式解读》、《破解城投公司困局——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基因》和《政企合作——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本质》等著作,并在凤凰网城市频道开辟专栏,记录对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宋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曾)兼任中国证券会博士后导师,上交所及深交所博士后导师,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组(CPU)顾问,香港政府金融人力资源发展委员会成员,深圳前海试验区咨询委员,中国投资公司(CIC)咨询顾问等多项社会职务。出版多部经济及金融学专著并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沈体雁

男,1971年3月生,湖北天门人,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城市复杂动力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计量、城市计算、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倡导城市产业集群管理与协同式规划。主持完成重要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城市治理研究前沿》《城市地灾治理》《区位市场设计学》《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办案实务》《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公共治理研究所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国家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产业集群地图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智慧城市、现代城市治理、可计算产业集群、空间计量与空间统计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以及鞍山、营口、唐山、日照等重要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等收录80余篇;出版著作6部、译著5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项。


陈民

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专长于城市开发投资、融资管理,在城市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有10余年的咨询专业服务经验,在北京、河北、安徽、辽宁、湖南等省份的数十个城市及国家级试验区的投融资顾问工作中做出了出色业绩。作为创建投融资规划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参与者,10余年来在城镇化等相关领域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其中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上发表的论文《城市开发演进管理的决策支持方法》被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授予“优秀论文奖”。另著有《政企合作——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本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