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序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特点和知识体系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学的任务和学习研究意义
-
第一节 农村社会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农村社会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发展模式
-
第一节 世界各国农村发展模式丰富多彩
-
第二节 早期发达国家农村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农村社会学理论综述
-
第二节 国外农村社会学研究状况
-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中国农村金融
-
第二节 WTO机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三节 中国农村产权结构
-
第一节 农村社会
-
第二节 社区与农村社区
-
第三节 城乡关系与农村城市化
-
第一节 农村社会流动与分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群体
-
第一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 农村社会道德变迁
-
第一节 农村教育
-
第二节 农村和谐社会构建
-
第一节 农村社会组织和正式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农村非正式组织及其社会影响
-
第一节 农村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农村社会问题解决
-
第三节 准市民与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后记
-
相关链接
-
参考文献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农村社会深入研究的成果,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说理透彻。首先,书中首次提出农村社会发展机制问题,并上升到价值学的高度论述;其次,书中用一定篇幅对世界各国农村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村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状况作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和综述;第三,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第四,对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作了深入探讨;最后,揭示了农村社会与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内在联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吕世辰
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两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研究,两项教育部项目,一项科技部项目,十项省级项目。 获得五项省部级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是:《准市民论纲》《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农村社会学》《新市民的社会管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 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八本。在《政治学研究》《求是》《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