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0405-9
丛书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术文库
学科 :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普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本书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示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参与式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活动。在此创新中,大学教师、学生、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研究者共同设计、讲授课程,共同监测评估课程的过程和效果,并将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长期的、深入的实地研究。该创新避免传统灌输式的消极学习模式,而是注重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强调团队合作、在行动中学习,并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多方利益主体合作的机制。这种新型的参与式学习模式关注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深入互动,并注重将教学过程和研究过程相结合,为提高学习者的探索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团队学习的能力等构建适时的、广阔的和有效的支持空间。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详细地描述了该创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强调了在该过程中各参与者的参与动机、视角、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本书还阐述了创新的初步成果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本书适用于国内外农村发展研究的老师、学生、发展实践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发展研究者以及高校的管理者等。
〔加〕罗尼·魏努力
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高级项目专员,同时也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讲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曾在尼加拉瓜开展和指导一系列农村发展研究项目,目前他在许多亚洲国家,包括中国、越南和蒙古积极地参与和推动CBNRM研究工作。
李小云
男,1961年生,陕西定边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部委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村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中国民促会理事。曾获霍英东高等教育研究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研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经以高等发展专家身份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德国、英国等双边、多边和非政府机构,现受聘为DAC-IPRCC研究小组中方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与发展、性别与发展、国际发展援助、社区资源与发展。近来年共出版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国际发展合作。
徐秀丽
本科与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人文与发展学院。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1年赴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多次赴英国、肯尼亚、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尼泊尔、巴西等地学习和培训。主要研究领域:农村公共政策研究、自然资源管理研究、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卢敏
是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副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博士。200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参加了国际农业发展导向研究中心的农村发展理论和方法培训班。她是吉林参与式课程开发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
齐顾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博士,发展管理系系主任。她是中国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农业研究网络的总协调人,同时也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中参与式学习和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总协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