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7822-7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时至今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发展”巳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并毫无争议地成为政府的目标、国人的信仰和社会的共识。当“经济增长”被人们以一种坚信不疑的态度作为社会行动和制度系统的唯一目标时,“发展”即演变成了“发展主义”。发展主义坚信应该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手段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这意味着:需要改造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继而近2亿农民工背井离乡,超过1.5亿的儿童、妇女和老人留守农村,30余万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被撤并……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不昭示着农民、农村和农业必将承受这种“城市偏向式”发展转型的阵痛和代价。
学者、政府部门和民间力量巳经开始关注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正在积累。本书汇集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举办的“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研讨会上以农村留守人口为主题的研究论文16篇,共分为流动与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四个部分。希望本书可以为从事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学术参考,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者以及从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工作的实践者提供借鉴。
叶敬忠
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吴惠芳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性别研究、妇女与乡村振兴、农业与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干预与社会变迁、发展规划与管理、农村社会问题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留守的童年》、《阡陌独舞》等著作,参与编写《性别与发展教程》、《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书籍,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
孟祥丹
1987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吉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及性别研究。2014年在荷兰出版博士论文Feminization o 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A Sociologic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