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1947-3
学科 :种植业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受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与霍珀先生提交给康奈尔大学的博士论文《印度中北部某村庄的经济组织》启发,本书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融入实证分析过程,通过对湖北省天星村葡萄业近十年的跟踪田野调查,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政府的刻意扶持,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也没有通过正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单凭一家一户的小农自身的力量,也完全能够演化出有竞争力的农业。通过重点探究该村葡萄业的技术与市场演化,作者认为:
小农之中广泛蕴藏的企业家精神,是农业组织演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应主要由他们自己作出回答。
在农业组织演化中,小农之间商业网络和关系网络远比行政网络有效。因此,现阶段小农之间的非正式合作非常重要。
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的恰当角色,不是“纠正”市场,而是设法有助于扩展和补充市场。因此,政府应尽快在城乡之间实现机会平等,以提供农村公共物品为首要职责,切实强化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交通等领域的投入。
该项研究成果,在方法论上是典型的个体主义和动态主义,强调环境不确定性、知识不完善性、偶然性、试错等主流经济学严重忽略的方面,强调农业的复杂性,强调农民异质性与企业家精神,可为理解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产品流通等重大问题提供另一种视角和相对完整的素材,能为宏大叙事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提供必要补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政策反思价值。
徐振宇
男,1977年生于湖北省公安县。200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中国市场学会流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曾挂职任北京市宣武区委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流通与农村组织,流通业发展与产业组织。曾在《中国农村观察》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5篇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吿》等专著。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各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并完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课题和北京市社科重点课题数项。曾获得万典武商业经济学奖(2007)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一等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