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201-3686-0
学科 :农业生产经济学;世界农业经济;合作经济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
文前辅文
-
非洲农业的最新发展与内生动力
-
新兴市场国家对非洲农业的南南合作
-
中国对非洲农业合作的新型实践
-
Recent Development of African Agriculture & Its Endogenous Dynamics
农业发展与国际政策:二十一世纪非洲的替代品 CarolB.Thompson非洲都市农业:错失良机? DianaLee-Smith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增产与减贫 JeanetteManjengwa -
New Emerging Powers in African Agriculture
兄弟间的团结?巴西在非洲:贸易、投资和合作 PaolodeRenzioGeovanaZoccalGomesJurekSeifertManaíraAssunção巴西卫生与农业在安哥拉的南南合作 GeovanaZoccalGomesPauloEstevesJoãoMouraFonseca国内结构与南南利益:巴西与马拉维和莫桑比克... CarolinaMilhorancedeCastro非洲崛起叙事与农业发展:深化中非关系 SaidAdejumobiGedionG.Jalata -
China's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with African Countries
中肯农业合作现状:除虫菊项目案例研究 Hu(Annie)JiaoDr.WangDuanyong -
致谢
自独立以来,非洲国家几经摸索实践,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原来专注进口替代品工业到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自由市场”建设,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自主探索经济治理之路,现在非洲狮子似乎已经不可逆转地奔跑在“后发优势”的迅速发展之路上了,特别是2013年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发表以来,经济转型的概念被不断强调。但是2014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跌,大多数依赖单一资源产品的非洲经济体都遭遇明显的困境,这使得非洲国家又一次不得不清醒地面对这样的事实:非洲的经济结构必须调整,否则永远会被自己不能左右的世界市场价格机制玩弄于股掌之间。非洲经济战略转型政策推动了占非洲农业产值约80%的小农户与国家、地区和世界价值链的紧密联系。多数非洲国家政府对于农业的认知正在经历重大的变化——农业不仅是农民的谋生手段,而且是一种真正有利于国家实现实实在在转型的经济活动。在大规模南南合作实践中,非洲国家探索的工业化道路没有照搬拉美的进口替代政策和亚洲的出口驱动政策,而是依照自身资源禀赋,设计了尽可能地提升小农户的商业化,进而关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战略。
刘海方
北京大学非洲史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和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工作,作为访问学者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非洲研究院、荷兰海牙社会学研究院、南非中国研究中心工作。社会职务为: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国际关系、非洲发展、种族问题、中非关系、 南非、安哥拉国别研究(包括中国和安哥拉关系)、中国发展援助、中国海外新移民等。已出版中英文学术作品若干。
宛如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员,2013级硕士研究生。
刘均
柯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