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1856-8
丛书名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学科 :金融市场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稍受影响之后,成功实现“V”形反转。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中国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这片国土上,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和优秀文化,反复地试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能够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人民普遍幸福的一整套改革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制度构架和治理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模式的优势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民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充满活力的混合经济模式、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中国以改革开放30余年的成功经验与经济实力为基础,扩内需、调结构、重保障,在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地位。中国模式要实现可持续性,必须坚持中国模式的合理内核,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更加关注民生领域,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警惕霸权主义。
全球金融危机是被美国楼市泡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与中国周期性调整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刺激性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加大民生投入,多举措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地带,对遏制经济和信心的下滑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稳定性对经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金融危机中各国所受影响以及救助的方式和成效存在很大差异。越南危机凸显了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转型的紧迫性,冰岛危机说明了金融泡沫的产生与银行私有化后金融业盲目地走向国际市场以及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的危害性。后金融危机时代,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货币新秩序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邹东涛
陕西汉阴县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中组部直接联系的知识分子。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物理系和经济管理学院,两次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先后任:陕西省汉阴县财政局干部,陕西省安康地委党校教员,西北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兼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办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特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研究。出版《经济竞争论》、《十字路口上的中国》、《转轨的中国》、《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中国经济体制创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著作20余部(含合著),主编教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世界贸易教程》等;主编《世界市场经济模式丛书》、《中国改革攻坚丛书》、《中国改革开放20年丛书》等丛书150余卷;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被媒体列为“进京三杰”之一,“西北风”主要成员之一。
欧阳日辉
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商务。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发表论著100多篇(部)。参与起草国家电子商务政策4项,国家信息化、数字经济等相关政策制定咨询10余项,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商务部、央行等部门的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数字乡村、金融科技的示范和试点建设工作,参与历年贵阳数博会筹备并连续五年主持金融科技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