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
图书
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WUHAN (2010)

ISBN :978-7-5097-1477-5

丛书名 :武汉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经济危机给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2009年,武汉经济增长下滑力度和深度好于预期,整体呈“V”形反转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继续改善。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使武汉率先进入“高铁时代”,拉近了武汉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社会方面,涌现出英雄特警谭纪雄、人民的好医生王争艳、孙家诚信兄弟和“暴走妈妈”陈玉蓉等一批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集中展现了武汉的城市精神,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然而,外需仍未明显好转,内需增长后继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竞争态势加剧,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国家宏观政策微调;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社会民生领域需要更多投入等一系列因素将对2010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武汉要继续把“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抓紧长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的区域分工合作,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找准在“后危机时代”和新区域格局中的发展定位与思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方面,要把武汉促进中部率先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变成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从住房、就业、教育公平、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等领域着手大幅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主报告,2009~2010年武汉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2010年武汉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综合篇,武汉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武汉进入高铁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挥武汉中部崛起龙头城市和全国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等;经济篇,关于2010年武汉市经济工作的几点思考、建设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对东湖高新区和武汉未来发展的影响、武汉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选择研究等;社会篇,2009年武汉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分析及2010年展望、武汉湖泊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关于武汉市推行绿色消费与培育城市文化的报告等。

吴永保

男, 汉族, 研究员,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部崛起研究中心主任;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 省政府咨询委特邀专家, 享受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区域发展、城市经济、产业经济等学科及领域的研究, 主持“ 武汉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 在《瞭望》、《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等刊物发表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文章, 编撰出版了《世纪之交的武汉》、《武汉现代化研究》等著作。


黄红云

女, 汉族,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研究员。享受市政府津贴专家。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社科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黄红云研究员以人口学、社会学为学科基础, 以城市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老年问题、妇女问题、社区建设等方面做了长达20 多年的调查研究, 共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各级研究课题多项。获奖成果多项, 并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年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 主编和参与主编著作若干种。


刘志辉

男,汉族,法学硕士,曾任中共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处长、副主任,现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党委、政府决策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或参与起草了中共武汉市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以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九五”、“十五”发展规划。主持起草多项市委、市政府事关武汉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出版发表的专著与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