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4)
图书
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4)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ANHUI (2014)

ISBN :978-7-5097-5859-5

丛书名 :安徽蓝皮书

学科 :社会学;政治学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本书是在安徽大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课题组所撰写的调研分析报告的基础之上编写而成,内容主要涉及安徽省2013~2014年度社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本书的撰写人员以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的专家教授为主,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也参与了撰写。

本报告参考了国家及安徽省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并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安徽省“十二五”建设全面深化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这一时期安徽社会经济在调整转型、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锐意进取,在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优良成绩,具体表现在皖北地区经济的复苏、“皖江示范区”的发展壮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广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建设等方面。但是,安徽的发展仍然存在经济总量不高、居民收入相对偏低,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较快,环境压力日渐增加等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GDP增长过分依赖工业增长拉动等问题,安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

本报告对安徽经济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勾勒出其现状、进展和趋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报告对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城镇化中的老年赡养问题等。其次,在安徽省社会建设方面,本报告用多篇文章对安徽省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质量、宗教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妇女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妇女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再次,本报告还重点研究了安徽省改革的经验,对安徽在三次农村改革中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深入阐释。复次,本报告指出皖江城市示范区的建设是推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其影响不仅作用于东部地区,而且辐射全省。最后,本报告对安徽社会发展指数,民生发展指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安徽社会发展指数和民生发展指数进行了排名,构建了安徽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发展指数体系。

本报告客观反映了2013~2014年安徽社会的发展脉络,剖析了安徽社会发展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展望了2014年安徽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向。

程桦

安徽巢湖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博导、二级教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现任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徽省杰出专业人才、安徽省首批高校学科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科技创新学术团队带头人。兼任安徽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煤炭学报》编委。 现主持国家级、省级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6项。在专业核心期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地方特色型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构造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1)地下结构计算理论;(2)岩石力学与支护;(3)矿山与岩土工程特殊施工理论与技术等。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三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创新人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王开玉

男,安徽凤阳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安徽省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9月因病去世。生前为安徽蓝皮书项目协调人,担任过“安徽蓝皮书”“安徽经济蓝皮书”“安徽社会建设蓝皮书”等执行主编。


范和生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政治社会学、国际政治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出版专著10部,主编教材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在CSSCI(含扩展版)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纵向课题8项,主持省、市、县各类横向课题30多项,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类科研奖项近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