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5)
图书
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5)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UDONG NEW AREA (2015)

ISBN :978-7-5097-7028-3

丛书名 :浦东新区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5)》由总报告、自贸试验区篇、制度创新篇和实证案例篇四部分共15个报告组成。本书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及综合浦东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2015年是浦东“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浦东要抢抓机遇,不断增强闯与创的激情和勇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尤其是以制度创新加强与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突破,激发转型发展新动力,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报告对2015年浦东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2015年浦东经济增长约为9.3%。同时,总报告认为当前浦东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浦东需要加快与自贸区改革的联动机制创新,尤其是积极探索综合配套改革与自贸区改革的联动机制,不断放大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均衡化发展。

自贸试验区篇着力聚焦自贸试验区改革及其溢出效应。该篇首先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一年多来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梳理归纳,对其创新成效进行了评估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次,从负面清单管理入手,深度分析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的浦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总结浦东新区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前瞻性改革思路。再次,以功能拓展为视角,对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在总部经济、金融和航运功能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自贸试验区改革与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思路进行了展望。最后,该篇还分别从金融创新和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面进一步探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与浦东新区的联动发展。

制度创新篇着眼于以创新促改革,关注浦东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制度改革与创新。该篇认为自综合配套改革启动以来,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在诸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未来应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与突破,在监管体制改革中率先建立试点,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在“四合一”改革方面,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认为浦东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具有有利条件和优势,应该坚持制度层面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发挥主力军、主战场、核心区功能,引领上海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认为公共服务人才均衡配置是浦东改善民生,构建新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应该在财政投入、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认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浦东应该抓住以产权改革为核心,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财政、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认为加快浦东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要以产业链提升为方向,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制约,优化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实证案例篇侧重浦东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和典型案例研究,从浦东在线教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以沪江网为案例重点深入研究,认为浦东新区应调整相关政策,打造优良环境,促进在线教育产业发展,以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临港地区泥城镇为案例,重点研究临港地区开发对该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影响,认为依托具体地域实情,加强区镇联动发展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社会保险改革入手,针对浦东面临的问题,认为浦东可以在全国率先实行试点“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改革”,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具体建议。

沈开艳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年、2001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度尼赫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西图克工业咨询有限公司作访问研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政协委员,兼任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印度经济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代表作有《上海经济发展报告》《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印度经济改革发展二十年:理论、实证与比较(1991—2010)》《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等。特别是作为主编,自2010年起已连续组织编撰了15年的《上海蓝皮书:上海经济发展报告》,社会影响力较大。科研成果先后获全国优秀皮书一二三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等。曾获上海市先进女职工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上海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网络评论员、上海社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毛力熊

浙江人,理学硕士,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10余篇论文,科研成果多次为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曾多次参加或者主持完成了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市委党校等省部级课题。参与并完成国家行政学院2004~2005年度招标课题“上海特大城市区县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度招标课题“中国特大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以上海为个案的研究”、参与200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课题“综合配套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研究”、担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年立项课题“上海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课题组组长等。担任2012~2017年“浦东新区蓝皮书”副主编。


徐美芳

江苏吴江人。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保险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2005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科学报》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保险学。现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寿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主持和参与多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市哲社、市妇联招标课题。参与专著10余本,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7)副主编,参与《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7)和《上海浦东发展报告》(2012~2017)章节撰写、组织工作。


陆沪根

教授。曾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沪港澳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企业与法》杂志编委会主任,《浦东发展报告》编撰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论坛》杂志主编。主要 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党建理论。现已公开发表各类学术研究成果380余万字,其中主要论著包括《国家战略:区域 制度创新探索》《领导案例》《行政案例》《现代人事心理学》《党校教育规律研究》等,有关成果曾获得1995年国家计委一等奖、2001年国家人事部二等 奖、1993年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