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7358-1
丛书名 :安徽蓝皮书
学科 :行政学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本书是在安徽大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调研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主要涉及安徽省2014~2015年社会发展状况与前景。本书由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和管理学院的专家教授共同完成,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也参与了撰写。
本书参考了国家及安徽省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并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安徽省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化改革的社会发展历程。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思路指引下,安徽经济社会的调整转型逐步深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民生环境持续改善,社会风貌和谐良好。2014年,安徽开启了土地改革新模式,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层级改革试点;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圆满完成33项民生工程任务,有效改善了民生环境;合肥跨步迈入长三角,正式跻身世界级城市群。同时,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安徽外贸经济发展不均,吸引外资后劲不足;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县域经济有待加强;就业扩容减速,就业压力增大;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均衡,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凸显。安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仍然面临重大挑战。
本书对安徽经济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勾勒其现状、进展和趋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法治社会篇,本书认为“十二五”时期安徽省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政府科学行政能力逐步增强,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三农发展篇,本书对安徽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女性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小井庄为个案,全面描绘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新面貌。在就业保障篇,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特别是合肥市在就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在家庭建设篇,本书以幸福家庭建设为切入点,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安徽省留守儿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教育与关怀。在发展探索篇,本书指出了安徽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安徽儿童社会发展、安徽高校大学生价值取向、合肥市社会组织发展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索,最后再次发布2013年安徽社会发展指数及发展指数排名,让读者准确把握安徽社会发展的实情与动态。
本书客观反映了2014~2015年安徽社会的发展实情,剖析了安徽社会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展望了2015年安徽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势。
程桦
安徽巢湖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博导、二级教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现任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徽省杰出专业人才、安徽省首批高校学科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科技创新学术团队带头人。兼任安徽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煤炭学报》编委。 现主持国家级、省级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6项。在专业核心期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地方特色型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构造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1)地下结构计算理论;(2)岩石力学与支护;(3)矿山与岩土工程特殊施工理论与技术等。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三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创新人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范和生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政治社会学、国际政治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出版专著10部,主编教材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在CSSCI(含扩展版)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纵向课题8项,主持省、市、县各类横向课题30多项,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类科研奖项近20项。
王开玉
男,安徽凤阳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安徽省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9月因病去世。生前为安徽蓝皮书项目协调人,担任过“安徽蓝皮书”“安徽经济蓝皮书”“安徽社会建设蓝皮书”等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