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201-4639-5
丛书名 :四川蓝皮书
学科 :农村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业经济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经济学其他学科;农村宏观经济学;农村产业经济学;农村区域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其他学科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包括2018年四川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对2019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预测,又涵盖了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领域的深度专题研究,还有对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是一本比较全面展示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的年度蓝皮书。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内容包括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2018年四川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2019年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预测和展望,以及2019年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对策思路;第二部分是专题篇,内容包括四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深化对策、四川农村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战略、四川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四川农村人才培育、乡村艺术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智慧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探索等多个重点领域;第三部分是案例篇,内容包括以金堂油橄榄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例的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以南充市高坪区为例的乡村产业振兴的基层实践、小花椒做成大产业的汉源做法与启示建议、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四川案例等四川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调查与分析。
郭晓鸣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1982年开始从事农村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投资、农村合作经济、农民负担、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等领域。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主持农业部、科技部和四川省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持世界银行、美国福特基金会、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合作课题3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和荣誉奖励60余项,其中,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第六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家》等公开发表研究成果400余篇,出版独著和合著学术著作20余部,荣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60多项。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四个一批”人才等。担任四川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青年农村经济研究会理事长,以及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20余份政策建议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60余份政策建议获四川省主要领导人肯定性批示。
张克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农村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乡村振兴智库专家。主要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四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等多本学术专著,调研和政策咨询报告30余篇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荣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甘庭宇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社区发展、农村发展、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生态保护与建设。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主持完成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完成相关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项政策建议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获四川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庞淼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三农政策、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人事部对海外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优秀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和国外合作课题20余项。在全国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6本中文专著、2本英文专著,若干政策建议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