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201-9509-6
学科 :农业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现代社会主流食物体系中,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多是从外地远距离运输而来的;农产品由本地生产者直接供给本地消费者,被称为替代性食物体系。近年来,主流食物体系出现了生态环境差、食品安全不过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主流食物体系框架内不容易得到解决。20世纪60年代,替代性食物体系从日本、瑞士起源,随后逐渐扩展到全球。作为主流食物体系的有益补充,替代性食物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主流食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给小农户参与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者购买平价有机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到了中小农产品生产者和绿色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也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的多样性。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指出了替代性食物体系研究的意义,分析了主流食物体系的困境与替代性食物体系的兴起,解读了中国替代性食物体系的特征与运行情况,从消费者信任视角对替代性食物体系进行案例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杨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绿色经济、航空经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出版著作4部,在《中国农村观察》、Urban Water Journal等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
周嵘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电商经济研究。
薛贺香
就职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