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201-9619-2
丛书名 :江苏蓝皮书
学科 :农村经济学;农村产业经济学;农村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2年02月
-
江苏蓝皮书编委会
-
主编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Ⅰ 总报告
-
Ⅱ 建党百年特别报告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及江苏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
二 土地政策制定和管理中的江苏经验
-
三 未来展望
-
一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及比较
-
二 农业生产率水平的变化及比较
-
三 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及比较
-
四 农户家庭收入的变化及比较
-
五 江苏农业发展的转型与展望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下的农村金融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探索农村金融制度
-
三 改革开放后: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下的变革与发展
-
四 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五 江苏农村金融百年变迁
-
六 启示与展望
-
Ⅲ 乡村振兴专题报告
2021年江苏数字乡村发展报告 韩正彪顾雅楠刘云婷2021年江苏“双碳”背景下的农业绿色发展 黎孔清施运虎魏继敏2021年江苏省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报告 姜萍王淦戴淑琳2021年江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状况报告 郑华伟周方玲田海笑张锐马静 -
Ⅳ 案例篇
-
Ⅴ 附录
-
皮书
-
皮书数据库
-
基本子库
-
法律声明
本书基于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hina Land Economic Survey,CLES)的调研结果,介绍2021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概况,并针对相关问题对现有政策提出补充和完善建议。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概括了2021年江苏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并对今后提出展望;第二部分是建党百年特别报告,分别从建党以来江苏土地政策、农业经营、农村金融、减贫经验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三部分是乡村振兴专题报告,重点关注了江苏工商资本下乡、数字乡村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发展、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热点问题,深入剖析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是案例篇,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实际情况展示江苏省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道路;第五部分是附录,整理总结了2021年江苏乡村振兴发展大事记和重要政策文件。
本书认为,江苏农户乡村振兴满意度基本达到“较为满意”程度,但在涉及农户收入的项目上,农户的预期和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江苏省在土地政策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粮食单产显著提高;农村正规信贷可得性提升明显;参与信贷农户的平均信贷规模、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的生产用途比例都有了很大提高;农村营养、健康、教育、住房等多维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要将摆脱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新征程的重要目标,在防止返贫的基础上,采用开发与救助并举、城乡统筹的方式促公平、谋发展;江苏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的带动作用较强,要加大对工商资本下乡投资的行业指引,畅通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渠道,并使广大农民群众得益;江苏数字乡村建设处在起步阶段,要增强数字乡村建设的机遇意识,加强和推进乡村的数字基建工作,构建高效的数字乡村治理模式,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的培训质量;江苏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其占江苏碳排放比重和全国农业碳排放比重逐年下降;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提升农户人均纯收入;乡风文明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在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加强移风易俗工作上继续推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农村居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初步实现。
同时,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存在区域间不平衡、区域内不平等的问题,本书提出发挥区域优势、推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融合互补,以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农村居民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对政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为不能充分理解,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不足。
周力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术骨干”,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盛泉学者”。先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IDE-JETRO、北京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工作。现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通讯作者(且/或第一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核心期刊发表CSSCI/SSCI/SCI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