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文学人类学研究(第六辑)
LITERARY ANTHROPOLOGY STUDIES
ISBN :978-7-5228-0305-0
出版时间 :2022年09月
-
2021年文学人类学相关学术活动介绍
-
编辑部
-
文学人类学前沿
跨界交流中的“元宇宙” 严可健田野存疑:社会-文化人类学之未来 〔法〕让-皮埃尔·多松佘振华建筑、秩序与日常实践 卢端芳成都艺术空间的地方感 周莉娟 -
阿尼玛的五幕大学假面剧
-
角色及出场顺序
-
第一幕 从神话到政治:单面性和多面性的问题
-
第二幕 从拉斯科到亨利·亚当斯:历史的拼贴
-
第三幕 当代文化
-
第四幕
-
第五幕 (地球的警告)
-
感官
-
自我的技术
-
修炼与学徒制:福柯、斯托勒和卡斯塔尼达的理论关怀
-
学习和体验人类学研究方法
-
倾听深夜仪式的声音
-
田野里聆听的经验
-
再次成为田野工作的学徒
-
田野里学习听
-
结语
-
一 背景:文化人类学的人文主义转向
-
二 视野:人类学的艺术与美学研究
-
三 可能:审美人类学与中国美学理论创新
-
神话史诗与多民族文学
-
一 《玛纳斯》:在其他活形态史诗的语境中
-
二 《玛纳斯》史诗的过去和现在
-
三 歌手和他们的职业召唤
-
四 歌手的训练
-
结论:发展的传统
-
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代际相传治学路 徐新建人类学入门记 赵靓文化反思:联合国的“眉山会议” 徐新建 -
一 “去我执”与“它心通”
-
二 文学人类学何为?
-
三 证据法?证据法!
-
四 我的“卧底”经历
-
五 “博物馆控”养成记
-
六 玉路千里从头越
-
一 读博:文学人类学
-
二 博论:《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
-
三 访学:在美国做田野
-
四 新课题:媒介化社会与流动的认同
-
五 在路上:慢慢学习
-
一 跨入文学人类学
-
二 台湾与民族志文本体例研究
-
三 美国访学与多重视野认知中国西南
-
四 人类学高级论坛与我的学术之窗
-
五 十年研究与感悟
-
2021年文学人类学相关成果出版
本刊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学界同人积极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关注和阐释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而且深入乡村、牧区、边疆乃至海外进行多区域的田野考察与跨文化比较,以多种类型的学术实践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做出了积极推动。鉴于学科发展及时代需求,在学界同人鞭策鼓励下,以以文会友、促进学术为己任的学术集刊——《文学人类学研究》应运而生。本刊近期拟设栏目有: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诚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
徐新建
李菲
谭佳
梁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