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
图书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CHINA (2022-2023)

ISBN :978-7-5228-0922-9

丛书名 :生态发展蓝皮书

学科 :生态学;旅游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及绿水青山指标体系,对生态旅游八大片区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促进生态旅游行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总报告分析了国内外生态旅游最新进展,总结了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同时通过构建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及绿水青山指标体系,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生态旅游八大片区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综合两个指标体系发现,东部平原丘陵生态旅游片区、长江上中游生态旅游片区表现优异。分报告共有五个部分。指数篇中,首先分析了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指数,其次分析了中国生态旅游绿水青山指数.生态保护篇中,围绕生态环境伦理教育、生态旅游PPP、构建环境保护新格局、自然保护区、低碳旅游等主题,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的痛点以及当前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与现有自愿减排机制融合发展、厘清行政行为界限、释放旅游数字化与生态化融合的活力等建议。绿水青山篇中,深刻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民族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总结了康养度假、智慧乡村等生态旅游形式的发展模式,指出了“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困境与挑战,并且从立法角度阐述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必要性。冰天雪地篇中,围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深入分析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机制、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的支撑理论等角度剖析了冰雪旅游的发展路径,为推动中国滑雪旅游度假地发展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依据。案例借鉴篇中,以河南王屋山为例,总结了做强做精森林生态康养旅游,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路径与模式。以黄龙自然保护区为例,总结了贯彻落实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经验。学习和借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对生态旅游的促进措施,有利于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建设之路。以三江源和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案例,阐述通过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发展如何实现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和谐统一。同时,梳理了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冰雪旅游的发展概况,归纳总结出以休闲度假、节事活动、国际赛事为导向的三大典型冰雪旅游开发模式。总体而言,全书围绕《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进行总结和综合评价,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中国生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沙涛

沙涛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多年以来长期从事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在生态旅游产业战略发展、生态产业资源转化利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李群

1982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临清人,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大数据与经济模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二级)、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发展智库理事长、中国生态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事人才政策“废改立”咨询服务特聘专家、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连续担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成员,科技部、中组部、人事部、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北京市科委等部门有关领域的咨询专家,教育部硕士学位点评审专家及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16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及重大项目会议评审专家,部分省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事人才政策“废改立”咨询服务特聘专家,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首席科普专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科技论坛》(编委)、《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杂志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生态发展、林业生态评价,以及党建引领、生态治理、林草业发展等重大经济社会现实问题方面的咨政建言报告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等课题6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1项,构建了一些学术创新模型,例如L-Q灰色预测模型、扰动模糊集合和评价模型获得一定的社会反响,在经济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版专著6部,其中《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主编公民科学素质蓝皮书、北京科普蓝皮书、生态治理蓝皮书、生态林业蓝皮书、生态发展蓝皮书、低碳发展蓝皮书、文旅大数据蓝皮书等7部蓝皮书;在国内外期刊、报纸发表论文、理论文章200余篇。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得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完成了国家和部委交办的多项研究任务,发挥国家智库成员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中央首长及中央领导的批示20余次,为制定国家政策提供了有力借鉴,并产生一定的影响。 曾获得省部级青年科技奖和科技进步奖,全国妇联优秀论文一等奖、特等奖,中国社科院信息对策研究成果近20次获得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奖励。2016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联合表彰。


钟栎娜

人文地理学博士,教授,2017年获评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18年创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现任副院长。2017年创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院,现任执行院长。目前兼任全国旅游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旅游区域合作中心副主任、拉萨市专家服务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大数据、区域旅游规划和文化地理学。近十年来共发表论文80篇,其中英文论文43篇,收录在SSCI 23篇,ISTP 6篇,EI 3篇;CSSCI 16篇。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编写书籍15部,其中译著2部,蓝皮书2部。受邀编写英文书籍章节3部。先后主持和参与纵向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6项,国际机构合作课题3项,国家部委课题20项。


孟志军

孟志军,博士,东胜集团副总裁、康辉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总裁、中国康辉旅游集团董事。


傅梦麟

刘基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多元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