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24)
图书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24)
NORTH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REPORT (2024)

ISBN :978-7-5228-2665-3

丛书名 :西北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是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反映中国西北地区改革发展和年度经济社会形势的综合性研究报告,是研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成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为准确把握西北五省区年度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形势特点,全面反映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面临的新机遇,出现的新难题,科学判断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新态势,本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西北五省区的实践、历程、形势及对策,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西北地区的战略选择,西北地区十年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及其主要问题,中国西北地区市县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总报告针对中国式现代化西北地区的战略选择、西北地区现代化发展阶段、西北地区经济结构特征、2023年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作了深入分析。利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详细分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其国内省(区)外的流入流出和进出口情况,以及如何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格局问题。及时关注了西北五省区党委、政府最新发展战略,陕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西北地区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发展热潮、黄河黑山峡开发、中吉乌铁路建设等事关西北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并就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书从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生态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西北五省区2023年发展的基本情况,认为西北五省区经济呈现总体平稳、质效提升的态势,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法治建设特色彰显、成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对2024年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后,提出相关对策:在经济方面,西北地区要培育发展政策环境新优势,构建城市群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动力更强、效益更好、质量更高,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社会方面,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养老托育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在文化方面,要进一步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梳理区域文化资源、深耕文化消费市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旅产品提档升级;在法治方面,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完善西北地区地方立法体系、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在生态方面,要树立生态共同体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完善天然草地利用和保护机制、转变社区居民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本书紧跟新时代西北五省区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实践历程、发展形势及战略选择进行研究,分别就未来陕西高标准建设秦创原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甘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宁夏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体系,青海建设“四地”产业,新疆依托“一带一路”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等提出对策建议。同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西北五省区间市域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部分后发省区增速增长较快、社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现代化指数整体提升,针对创新发展动能较弱、区域内发展分化明显、可持续发展挑战难度高等问题,报告提出以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建议。

本书聚焦当前西北地区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对西北地区扩大内需、西北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西北地区人口发展、西北地区打造红色旅游走廊、西北地区高铁线路优化等战略性问题展开了研究。

本书就区域特色及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分别对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指标体系、甘肃工业高质量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路径、西北地区藏医药产业发展及其态势、新疆对外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研究,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马文锋

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高级记者。曾在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2022年1月调到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第四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宁夏“塞上英才”、“宁夏十大杰出青年”等。获中国新闻奖4次,其中一等奖2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段庆林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空间规划评议委员会专家委员,第十届自治区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西北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宁夏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等。主持执笔完成各类课题数十项,完成科研成果100多万字。出版有《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研究》《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等专著,主编我国首部《黄河流域蓝皮书》、首部《中阿蓝皮书》、首部《中国枸杞产业蓝皮书》,以及《宁夏经济蓝皮书》《西北蓝皮书》《宁夏智库丛书》等数十部。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战略与管理》《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有1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摘编,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次。对策报告数十次获得自治区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


王林伶

毕业于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专业,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负责人、副研究员,兼任城市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阿经贸文化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能源、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自治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专家、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规划项目、智库课题、重大现实问题项目、社会招标等课题4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社会委托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图书9部;在《城市问题》等核心期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著作、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及省部级表彰8项,获得各类先进与优秀工作者称号20余次;有20余篇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与转化。 自2010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社会招标课题、院级课题21项;参与各类课题项目23项;在《城市问题》《开发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奖论文10多篇,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有6篇研究报告获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与批转;获各类先进与优秀工作者7次。先后赴阿联酋、约旦等中东国家访问与交流,2016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