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4)
图书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4)
ANNUAL REPORT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2024)

ISBN :978-7-5228-3748-2

丛书名 :广州蓝皮书

学科 :发展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是广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精神,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州的使命任务,对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细化形成“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广州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菜篮子”工程国家考核连续两次优秀,“粤字号”农产品品牌数量全省第一,农业科技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考核连续5年获得珠三角核心区第1名。广州将以“二次创业”再出发之势,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锚定“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持续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向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迈进。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总报告梳理了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与基础,构建了都市现代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包括广州在内的9个先进城市都市现代农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提出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战略路径及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篇。主要就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都市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战略研究;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探索强村公司建设与运营,实现强镇富村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新动能新潜力挖掘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部分为产业振兴篇。主要就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建立现代化果业体系;制约岭南名优水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全球种业科技发展新趋势及对广州的启示;创新种源管理研究模式,提升蔬菜品种核心竞争力;打造广州特色海洋牧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部分为数字农业篇。主要就数字农业技术在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广州数字农业发展的新进展、短板制约与优化路径;网络平台销售农作物种子现状与监管应对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部分为城乡研究篇。主要就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广州城中村网格化建设的治理效果及提升策略;厚植绿美底色,绘就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新画卷;南沙高速公路公交客运站网试点建设方案及可行性等进行深入研究。

第六部分为区域研究篇。主要就广州市增城区乡村人才振兴的成效、困境及对策建议;激活城乡夜间经济的实践与探索;粮食安全视角下聚焦“地技利义”全环节要素模式探讨与策略选择等进行深入研究。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81年7月,是隶属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定位于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全院编制人数174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13个研究所和城市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往、社会治理等专业化研究平台,常年组织开展以广州发展战略、区域公共政策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课题和以老城市新活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举办以全球城市评价、宏观经济运行等为主题的系列高端国际会议,编辑出版《开放时代》杂志和《领导参阅》内刊,研创出版“广州蓝皮书”和“广州城市智库丛书”,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众服务和国际交往功能,致力于打造成为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城市智库标杆。


胡晓群

经济学博士,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经济、粮食安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科技创新。曾先后主持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省级五年规划和专项规划多项,完成世界银行竞争性项目多项。在《宏观经济研究》《南方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年度论文一等奖等奖励多项。


周兆钿

理学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数量经济、城乡融合发展。


邱志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农村经济、乡村经济、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