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
图书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
ANNUAL REPORT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2025)

ISBN :978-7-5228-5552-3

丛书名 :广州蓝皮书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乡规划方法与理论

出版时间 :2025年07月

近年来,广州锚定建设都市农业强市目标,重农强农兴农富农,多项“三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稳居广东省第一方阵,领跑全国。2024年,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7年快于城镇居民,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实现“三连优”,获11个部委联合通报表扬,在创先和创新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广州试点农村产权“交易鉴证+”,探索金融增收模式,提升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模式,激发乡村运营新动力,首次承办国内农业界规模最大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创下多个历届之最。增城区获评全省首个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花都区入选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2025年,广州要强化“百千万工程”战略引领,做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示范,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持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稳产、保供、提效,推动产业主体提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品牌市场建设,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州锚定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等战略方向,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区、富民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中走在前列,贡献“三农”力量。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深入阐述了乡村产业的概念、内涵及特点,系统分析了广州市乡村产业的现实基础、发展短板,以及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广州市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原则及实施路径。

第二部分为综合研究篇。主要就多维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赋能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建设;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动力机制;“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农业开放型经济体系;发挥镇域节点功能,联城带村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篇。主要就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建设广州市生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夯实乡村运营能力基础;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和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部分为城乡发展篇。主要就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理论与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宜居环境比较及广州建设宜居城市;红色资源赋能广州乡村振兴;城央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感知与提升策略;城乡融合视角下广州市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与优化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部分为调查研究篇。主要利用广州市千户农村居民调查网,对1000名常住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就找准特色、纵向延伸、横向融合,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盘活资源再生“金”,兴旺产业促富农;增强发展协调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厚植人才建设沃土,激活乡村就业创业活力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第六部分为区域研究篇。主要就增城区年轻村干部在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及成效;白云区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提升广州北部地区荔枝产业发展水平,多渠道促进荔农增收;推进资源整合,建设乡村振兴典型村;强村公司如何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白云区预制菜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81年7月,是隶属于广州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定位于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镇和新型城市智库。全院编制人数174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13个研究所和城市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交往、社会治理等专业化研究平台,常年组织开展以广州发展战略、区域公共政策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课题和以老城市新活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等为主题的系列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举办以全球城市评价、宏观经济运行等为主题的系列高端国际会议,编辑出版《开放时代》杂志和《领导参阅》内刊,研创出版“广州蓝皮书”和“广州城市智库丛书”,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众服务和国际交往功能,致力于打造成为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城市智库标杆。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曾在多个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多次主持或参与广州重大文件、重要报告起草,广州市重大规划研究编制,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研究,以及广州市多项重大政策文件制定起草工作。主持开展“老城市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报告获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批示。主编《广州经济发展报告》《广州社会发展报告》等广州系列蓝皮书,多次获评“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具体”——重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变化与结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内涵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成逻辑:“术语的革命”与“集义所生”》《“自然史的过程”与建构式改革——历史主动下新时代的改革逻辑》等多篇论文,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胡晓群

经济学博士,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经济、粮食安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科技创新。曾先后主持省部级基金项目10余项、省级五年规划和专项规划多项,完成世界银行竞争性项目多项;在《宏观经济研究》《南方经济》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


周兆钿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农村经济。


邱志军

广州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