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228-5465-6
丛书名 :乡村振兴蓝皮书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学科 :农村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5年08月
-
《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2025)》编委会
-
编写组
-
主要编撰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Ⅰ 总报告
-
Ⅱ 乡村发展篇
-
Ⅲ 乡村建设篇
-
Ⅳ 乡村治理篇
2024年广东乡村文化建设报告 程丹阳 -
Ⅴ “百千万工程”案例篇
开拓中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新局面的“南... 林煦丹郑崴文 -
附录 2024年广东乡村振兴大事记
-
皮书
-
皮书网
-
皮书数据库
-
基本子库
-
法律声明
202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本蓝皮书全面反映了广东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蹄疾步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全书包括总报告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百千万工程”案例等4个板块共24篇报告,并附有大事记,全面、系统呈现广东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的新面貌新变化新经验新活力,并深入研析问题、展望未来、提出对策建议。
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广东画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实现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三增”,其中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2006年以来历史高位。农民增收致富稳步推进,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2年快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67∶1缩小至2024年的2.31∶1。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以仅占全国1.9%的耕地面积,实现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分别约占全国的5.7%和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彰显,12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基本建成,全面推动第二批2225个典型村建设,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64.7%提高到75%;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不断下沉,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气质在农村日益彰显,乡村新文明新风尚开花结果。
本书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百千万工程”案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乡村发展篇深入探讨广东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土地制度集成改革、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绿色发展以及农村金融与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乡村建设篇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品牌矩阵建设、海洋牧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网络强村建设多个维度。乡村治理篇从基层党建工作、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文化建设、法治乡村建设及粤黔协作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百千万工程”案例篇通过一系列鲜活案例,生动展现了岭南儿女以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将手中“施工图”转化为大地“实景画”的实践图景。
郭跃文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管理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党建和广东改革开放史等研究。代表作有《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国家能力支撑下的市场孵化——中国道路与广东实践》《使命型政党塑造的有效国家:现代化建设奇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新质生产力简论》等。
刘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经济学研究员。主要从事粤港澳合作、“三农”问题、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有“改革开放40年广东百村探索”(广东省委宣传部专项理论研究课题,2016);著作《乡村振兴启示录》(2018)、《乡村振兴启示录:改革开放40年中山乡村高质量发展探索》(2019);国家专项规划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0)、《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游霭琼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学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人才发展理论与政策等研究。近年来,主要合作成果有著作《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