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1944-2
丛书名 :公众行为与国家政策研究丛书
学科 :农业生产经济学;农村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其他学科;土地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1-01-01
中国粮食政策面临的最大选择是:粮食生产和流通主要应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这在学术界分歧很大,政策走向也不明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研究农民的种粮行为,尤其是对价格等利益信号的反应,分析粮食生产的外部性和弱质性,以及粮食市场的竞争性。为此,本书调查了1976~2008年农民的种粮行为。研究发现,价格等利益信号直接影响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从而影响产量,农业的弱质性经不起严格考证,粮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农业具有弱负外部性而非流行的正外部性。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应主要由市场主导。本书的研究还发现,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被夸大了的问题,粮食有过量储存之嫌,确定国有粮食企业为流通主渠道是对粮食市场中其他参与者平等竞争的限制,从而影响流通的成本和效率,支农政策有悖论性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是诸多“三农”问题的根源。
樊明
1957年生,江苏扬州人。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工商管理硕士(MBA);1997年获美国北伊利诺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Ph.D.)。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