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分报告之二 对中国防洪体系与防洪投入的反思
分报告之二 对中国防洪体系与防洪投入的反思

作者:李平

李平##王洛林

所属图书:特大洪水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图书作者:王洛林

出版时间:2000年05月

报告字数:10576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8月份初步统计,直接参加抗洪的干部群众多达800多万人,其中长江流域670万人,东北地区110万人,解放军、武警部队投入兵力400多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500多万人,全国上下进行规模空前、气壮山河的抗洪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尽管如此,洪涝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其中长江流域1320人),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建国以来进行了近50年的防洪建设后,仍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洪涝灾害,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防洪问题的普遍关注,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中国防洪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1.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
  •         2.防洪资金的投入状况
  •         3.洪涝灾害损失
  • 二、防洪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生态平衡破坏严重
  •         2.江河防洪标准普遍偏低
  •         3.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         4.蓄滞洪区的建设和管理有待提高
  •         5.水利投入严重不足
  • 三、防洪问题的若干思考
  •         1.转变治水观念,谋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2.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保持防洪投入的连续性
  •         3.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         4.加强防洪的各种非工程措施,严格规范蓄滞洪区的管理和安全设施建设
  •         5.对防洪建设中的洪灾损失、防洪投入以及各种防洪减灾措施进行评估和研究,以提高防洪建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