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张保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张保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报告字数:48305字
报告页数:48页
摘要:民国时期的福山张保村是一个地处偏僻、人口较少、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移民村落社会。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村民对于地缘关系的依赖要胜于血缘关系,基于地缘关系形成的业缘关系、信缘关系支撑着村落社会的自我运转和延续。作为一个佃户型村落,随着人口的发展,村民的流动在本地并不少见,在稳定与流动中,村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定的社会分化,村落之间也呈现一定的发展差异,社会冲突不断显现。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 一 家庭与家庭关系
- 二 亲属与亲属关系
- 第二节 地缘与地缘关系
- 一 亲邻与亲邻关系
- 二 熟人与熟人关系
- 第三节 业缘与业缘关系
- 一 水利组织及其关系
- 二 市场组织及其关系
- 第四节 信缘与信缘关系
- 一 信缘层级及其关系
- 二 信缘组织及其关系
- 第五节 交往与交往关系
- 一 家户内部的交往
- 二 亲戚之间的交往
- 三 亲邻间的交往
- 四 其他的交往
- 第六节 流动与流动关系
- 一 社会流动
- 二 流动关系
- 第七节 分化与群体关系
- 一 职业分化
- 二 血缘分化
- 第八节 冲突与冲突关系
- 一 村落内部冲突
- 二 村落外部冲突
- 第九节 张保村社会变迁
- 一 1949年之前传统社会形态状况
- 二 1949年之后传统社会形态变迁
- 第十节 张保村社会实态
- 一 血缘关系
- 二 地缘关系
- 三 业缘关系
- 四 信缘关系
所属图书目录